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亲子品牌网资讯正文

脑膜炎双球菌 它的菌株分型是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8-04-06 22:22:04  阅读:593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姜武

  脑膜炎双球菌是什么呢,在我们生活中想必大家对于脑膜炎双球菌还是有所了解的吧,那么大家知道脑膜炎双球菌感染首选是什么呢,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脑膜炎双球菌属奈瑟菌属,是生活在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人的鼻咽部,共有13种血清型,为细菌性脑膜炎和败血症等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生物学特性

  脑膜炎双球菌(学名Neisseria meningitidis),又名脑膜炎奈瑟菌或脑脊髓膜炎双球菌,简称为脑膜炎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因其所导致的脑膜炎而闻名。1887年Weichselbaum从脑脊液中分离出脑膜炎双球菌。

  脑膜炎双球菌属奈瑟氏菌属,肾形,多成对排列,或四个相联。主要寄居在鼻咽部,通常由患者或带菌者的飞沫传染。该菌营养要求较高,用血液琼脂或巧克力培养基,在37℃、含5~10%CO2、pH7.4环境中易生长。传代16~18小时细菌生长旺盛,抗原性最强。

  细菌内毒素释放的溶解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细菌表面成分和发病机制,菌毛是脑膜炎球菌粘附装置。感染性强,但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在外环境中存活能力差。本菌含自溶酶,如不及时接种易溶解死亡。对寒冷、干燥较敏感,低于35℃、加温至50℃或一般的消毒剂处理者极易使其死亡。

  菌株分型

  根据本菌的夹膜多糖抗原的不同,通过血凝试验在1940年代发现了A、B、C、D4个血清群。1960年代又发现了X、Y、Z、29E、W135等5个群。1983年又报告了L群。国外共有以上10个血清群;而中国大陆发现了H、I、K3个新群。在全世界的流行中尚有1%一5%的菌株还无法分群,可见该菌至少有13个血清群。

  血清群中以A、B、C群为多见。脑膜炎双球菌细菌素(meningocin)又可将A群分为4型,C群分为6型;B群分为11型,其中B群2型致病力最强。根据其脂多糖(CPS)将脑膜双球菌分为8个LPS免疫型,与致病关系尚不清楚。

  五个血清群

  A群、B群、C群、Y群及W135群差不多是造成所有人类患病个案的血清群。

  A群

  通常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建议在第一个和丙类疫苗接种前就要到该地区去。

  B群

  最为至命的菌株,在英国的病症中有40%就是由此菌株造成。由于B型有着能改变的特性,使该地未能研制普遍对抗此株的疫苗。但是在新西兰已发展出及使用一种名为MeNZB的疫苗,能抵抗某些特定的B型脑膜炎双球菌。

  说起抗体,这是我们在平时经常听到的词汇,因为抗体与我们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也可以说抗体是不能缺少的。那么大家知道抗体是什么吗,抗体的功能有哪些呢,抗体有哪些类型呢?想要了解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的大型Y形蛋白质,仅被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液等体液中,及其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 。抗体能识别特定外来物的一个独特特征,该外来目标被称为抗原。

  抗体是具有4条多肽链的对称结构,其中2条较长、相对分子量较大的相同的重链(H链);2条较短、相对分子量较小的相同的轻链(L链)。链间由二硫键和非共价键联结形成一个由4条多肽链构成的单体分子。轻链有κ和λ两种,重链有μ、δ、γ、ε和α五种。 整个抗体分子可分为恒定区和可变区两部分。在给定的物种中,不同抗体分子的恒定区都具有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可变区位于"Y"的两臂末端。

  在可变区内有一小部分氨基酸残基变化特别强烈,这些氨基酸的残基组成和排列顺序更易发生变异区域称高变区。高变区位于分子表面,最多由17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少则只有2~3个。高变区氨基酸序列决定了该抗体结合抗原抗原的特异性。一个抗体分子上的两个抗原结合部位是相同的,位于两臂末端称抗原结合片段。"Y"的柄部称结晶片段,糖结合在FC上。

  抗体的功能

  抗体的主要功能是与抗原(包括外来的和自身的)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清除侵入机体内的微生物、寄生虫等异物,抗体(antibody)是一种应答抗原产生的、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每种抗体与特定的抗原决定基结合。这种结合可以使抗原失活,也可能无效但有时也会对机体造成病理性损害,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一些自身抗体的产生,对人体可造成危害。

  分类

  按作用对象

  按作用对象,可将其分为抗毒素、抗菌抗体、抗病毒抗体和亲细胞抗体。

  动物抗体功能

  根据注入细菌或病毒的不同,以及注射到不同种类的动物体内,得到不同免疫性能的抗病毒血清抗体。根据河南顺鑫动物血液制品有限公司的市场调研,市场上动物血清抗体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抗体。

  1、猪抗体

  猪瘟抗体,猪蓝耳抗体,猪圆环病毒抗体,猪伪狂犬抗体,猪细小病毒抗体,猪口蹄疫抗体,猪流感抗体等。

  2、禽抗体

  小鹅瘟抗体,鸭肝抗体抗体,鸭浆膜炎抗体,禽流感抗体,新城疫抗体等

  3、牛抗体

  牛口蹄疫抗体,奶牛乳房炎抗体,牛流行热抗体,牛病毒性腹泻抗体,牛出血性败血症抗体等

  4、羊抗体

  羊痘抗体,羊口蹄疫抗体,羊小反刍兽疫抗体,羊快疫抗体,羊肠毒血症抗体,羊猝疽抗体,羊黑疫抗体等

  5、犬抗体

  犬狂犬病抗体、犬瘟热抗体、犬副流感抗体、犬腺病毒抗体与犬细小病毒病抗体,狐貉水貂的伪狂犬抗体、细小病毒抗体、乙脑抗体等

  按可见反应

  按与抗原结合后是否出现可见反应,可将其分为在介质参与下出现可见结合反应的完全抗体,即通常所说的抗体,以及不出现可见反应,但能阻抑抗原与其相应的完全抗体结合的不完全抗体。

  按抗体来源

  按抗体的来源,可将其分为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

  抗体就是免疫球蛋白,是改变了的球蛋白分子。由特异性抗原刺激产生,抗体的产生是由于抗原侵入人体后引起各种免疫细胞相互作用,使淋巴细胞中的B细胞分化增殖而形成浆细胞,浆细胞可产生分泌抗体。

  C群

  在英国未有适合婴儿的疫苗前,造成该国约60%的婴儿病症。初期非结合型的A型及C型的疫苗对2岁以下的婴儿没有效用,而结合型的疫苗则能诱发婴儿的免疫系统。

  相关疾病

  脑膜炎

  细菌性脑膜炎脑膜炎是最常见的脑膜炎双球菌感染疾病。最初发病时不会出现脑膜炎特有的病征,并会迅速由发热、突发性剧烈头痛及恶心、畏光、颈部僵直发展至昏迷及死亡。病发的死亡率约为10%。怀疑患有脑膜炎会是临床急症及须接受立即的检查。抗生素能有效地治疗初期的个案。

  败血病

  较少受人重视,但却会令婴儿死亡。由于没有其他脑膜炎的病征,在身上出现的紫斑很容易被忽略。败血病在发病后的几小时内的死亡率约为50%。任何人出现的皮疹若被玻璃压过后而不会呈现白色,建议须立即前往医院求医。潜伏期由2至10日不等,一般为3至4日。脑膜炎双球菌血症的征状包括突发性发烧、剧烈头痛、皮肤现瘀斑、休克,严重者会致命。

  WFC

  沃特豪斯-弗里德里克森二氏综合症(WFC)是一种因突然的感染而引致大量及双侧的肾上腺出血。这种情况会导致肾上腺激素的分泌不足、休克、肢体末端坏死(gangrenechange)广泛性血管内凝血(DIC)以及全身广怖的紫斑(purpura)。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脑膜炎双球菌都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脑膜炎双球菌在我们生活中还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哦,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祝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