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心肌梗塞的发病前几周里会感觉有乏力,胸部不适,一旦活动就会心悸,烦躁等的一些症状。这些都有可能是心肌梗塞休克的临床表现。如果你想知道的更多的话。那就请看看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信息。
心肌梗塞的症状
1、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多无明显诱因,常发生于安静时,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
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病人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病人疼痛位于上腹部、被误认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部分病人疼痛放射至颈部、背部上方,被误认为骨关节痛。
2、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体温一般在38度左右,很少超过39度,持续约一周左右。
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重症者可发生呃逆。
4、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开始24小时内最多见,可伴有乏力、头晕、昏厥等症状。
5、低血压和休克疼痛期中血压下降常见,未必休克。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10.67kpa8mmHg,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每小时<20ml,神志迟钝、甚至昏服者,则为休克表现。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1周内发主。
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室衰竭。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是比较容易患上肺炎,因此空气中的悬浮物很会相应的增加很多。气温变化的很厉害,尤其是早中晚的气温变化尤其的明显。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有哪些?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
1、起病较缓慢
主要的症状有寒战、发热、乏力、头痛、周身不适,刺激性干咳,有粘痰、脓痰,甚至血痰。
也可有恶心、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及关节痛、心肌炎、心包炎、肝炎、周围神经炎、脑膜炎、皮肤斑丘疹等肺外表现。
2、鼻咽部及结膜充血、水肿
可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皮疹;胸部体征多不明显,肺部听诊可有细湿罗音,偶有胸膜磨擦音及胸水征。
3、X胸片检测
肺泡内有少量渗出液,并可发生肺实变和肺气肿。
4、潜伏期
潜伏期 6~35天,平均3周。
5、症状和体征、病情轻重不一
可以从无症状到严重的间质性肺炎。
刚开始是干咳,晚上会影响睡眠,剧咳可导致面部水肿、胸闷、胸痛、头晕、头痛,干咳无痰或咳后有白色黏液痰和脓痰,有时带血丝或咯血。
少数患者出现胸骨后疼痛。发热见于80%以上的患者,热型不定,体温常在39℃左右,热程约1~2周。
6、肺部体征多不明显
大龄儿在整个病程中肺部常无任何阳性体征。少数患者仅在一周末时出现肺部体征,主要为肺部可闻哮鸣音及干湿啰音、胸膜摩擦音。晚期部分患者皮肤可出现斑丘疹、多形性红斑、结节性红斑。
肺炎支原体感染原因
1、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穿过宿主呼吸道黏膜表面的黏液纤毛层,黏附于黏膜上皮细胞上,此黏附作用与肺炎支原体表面的P1蛋白的末端结构有关。
当此黏附因子附着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时,释放的有毒代谢产物可导致纤毛运动减弱,细胞损伤。
2、环境因素
在我国小儿肺炎四季散发,但多发生在冬季或冬春季节或气候骤变、感冒多发的季节,南方有时在夏季或夏秋季节也有发病小高峰出现。
空气污染、居室拥挤、屋内通风不良等是小儿肺炎的外环境诱因,而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小儿腹泻、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等均可以成为小儿肺炎的内在因素。
如何预防心肌梗塞
虽然近年来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有所升高,但由于现代医疗科技的迅猛发展,监护的水平的提高,心肌梗死住院死亡率在明显下降。心肌梗死这种发病较急的病情当然还是预防为主,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生活的幸福指数,一下是心肌梗死的一些预防知识。
心肌梗塞二级预防包括
1.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卫生宣传教育,使患者和家属对本病所认识,了解各种防治措施的意义,使之减少对疾病的顾虑,在防治中能积极予以配合。
2.安排合理膳食,以降低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体重超重者要限制总热量。经膳食调整3个月后,血脂水平仍明显异常者,可针对血脂异常特点,选用血脂调节剂。
3.吸烟者应力劝戒除。吸烟不光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也是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再梗死的危险因素。心肌梗死后恢复的患者,继续吸烟者再梗死发生率大约为不吸烟或吸烟已戒除者的2倍。挪威多中心研究,在心肌梗死后17个月中,戒烟者较继续吸烟者再梗塞减少45%,在3年后,戒烟者较吸烟者心脏原因死亡及再梗死明显降低。被动吸烟与吸烟者有相同危险,故应力劝患者的亲属戒烟,患者恢复工作后最好应在无烟环境中工作。吸烟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聚集,减低冠状动脉及侧支循环的储备能力。伴有高胆固醇血症者,吸烟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呈高度相关,吸烟可使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这些可能都地易诱发再梗死的原因。
4.适当的体力活动和锻炼。可采取步行、体操、太极拳、气功等锻炼方法以增强体质。
5.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应予以适当的控制。
6.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不公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中,而且在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或心肌微循环中聚集等所导致的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或猝死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阿斯匹林是廉价易得的抗血小板制剂,副作用低,便于长期应用。
7.应用β-受体阻滞剂。大量的临床试验结果证明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肌梗死后再梗死的发生率、猝死发一率、心脏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常用β受体阻滞剂有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等。
8.急性心肌梗死恢复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门诊随访,观察病情,调整用药。如又再现心绞痛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防止再梗。
结语: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心肌梗塞的症状有哪些了吧,而对于心肌梗塞的预防是不是也有所了解了呢。心肌梗塞的预防有着多方面的,但是还要注意到相关的宜忌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