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条件的提高,不少人在生活习惯上越来越不健康,习惯性的熬夜,吃烧烤,抽烟喝酒,成了生活中必备的习惯,然后正是这样导致了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增加。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肺癌的早期治疗,一起看看吧。
肺癌早期怎么治疗好
肺癌是一种病死率非常高的疾病,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多多注意预防和发现,发现后第一时间采取治疗。
雾霾污染越来越严重,直接导致肺癌发病率不断攀升,很多人在体检时发现了肺癌,特别是对于吸烟成瘾的人群,肺癌早期具有隐匿性,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假若病人能早查早治,0期肺癌患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所以早发现是肺癌病人治愈的唯一希望。
患有肺癌的患者会承受非常大的痛楚以及折磨。
早期肺癌的治愈是很高的,所以患者需要及时就医,针对肺癌的高隐匿性,专家建议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健康查体,发现咳嗽、有痰带血、胸闷和憋气等症状要马上就医,规范诊疗。肺癌治疗的关键在于精准的临床分期,这是制定科学治疗方案的基础。
癌症对于每个人而言都像是一个噩梦般的存在,对于患有肺癌的人群,除了配合治疗,还要在饮食上少吃食盐,远离二手烟,不吃烟薰烧烤食物。
在食物上要做到不吃高脂肪食物,宜多吃酸菜、腌菜、腌肉。饮酒与咖啡也是不可以在喝。同时需要及时补充体内负氧离子消除自由基。
人体细胞电子被抢夺是万病之源,活性氧(自由基ORS)是一种缺乏电子的物质(不饱和电子物质),进入人体后到处争夺电子,如果夺去细胞蛋白分子的电子,使蛋白质接上支链发生烷基化,形成畸变的分子而致癌。该畸变分子由于自己缺少电子,又要去夺取邻近分子的电子,又使邻近分子也发生畸变而致癌。这样,恶性循环就会形成大量畸变的蛋白分子。
这些畸变的蛋白分子繁殖复制时,基因突变,形成大量癌细胞,最后出现癌症。而当自由基或畸变分子抢夺了基因的电子时,人就会直接得癌症。人体得到负离子后,由于负离子带负电荷,有多余的电子,可提供细胞缺失的电子,从而阻断恶性循环,癌细胞就可防止或被抑制。
等同于大自然的空气负离子是小粒径负氧离子也叫轻离子或小离子,也有资料称其为生态级负氧离子。具有迁移距离远、活性高的特点,对人有益的是小离子,也称为轻离子,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只有小离子或称之为小离子团才能进入生物体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态级的小粒径负离子生成技术已经问世。
负离子转换器技术已经有效克服了传统负离子生成技术的瓶颈,能生成等同于大自然的小粒径、高活性负离子。
早期肺癌三大症状
咳嗽、咯血、持续胸痛是肺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往往又易被患者所忽略。
先说咳嗽,它是肺癌患者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由于起病时常类似感冒或支气管炎,故易被忽视。因此,凡以往无慢性呼吸道疾患的人,尤其是40岁以上者,经过积极治疗,咳嗽持续三周以上,须进一步检查。至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肺癌的发病率较一般人为高,但其早期的咳嗽症状常易与原有的慢性咳嗽相混淆,因此而延误诊断的情况甚多。
这时必须要注意咳嗽性质和咳嗽规律的改变。肺癌患者由于癌组织对支气管粘膜的刺激,咳嗽常为刺激性呛咳和剧咳、痰少,与原有的四季发病规律不符,经积极抗感染治疗无效,症状反见加重。
咯血是肺癌的第二个常见症状。常因癌组织侵犯支气管粘膜而引起。咯血量一般很少,常为血丝痰,可持续数周、数月或呈间歇性发作。由于咯血的量少或间歇出现,易被人疏忽。事实上,中年以上出现血痰者,约有1/4为肺癌所致。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痰血时,切莫麻痹大意。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都知道肺癌,但是对于转移性肺癌,了解的人应该不多,其实转移性肺癌也是肺癌的一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转移性肺癌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法,快往下看吧。
转移性肺癌是什么 怎么治疗
转移性肺癌指的是身体任何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各种转移方式转移至肺部的肿瘤。
约60%以上的恶性肿瘤初次就诊时就有肿瘤转移,其中30%~50%肿瘤转移到肺部。不同部位的肿瘤转移到肺部的发生率不同,其中,甲状腺癌、乳腺癌、肾癌、绒毛膜癌、骨肉瘤发生率最高,可达60%~90%,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次之,为35%~55%,肺脏是骨肉瘤和软骨肉瘤惟一的转移器官。肺转移癌的发生率与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关。
除此之外,转移性肺癌的发生与肿瘤相关的信号和基因异常有关。
而转移性肺癌大多为遍及两侧肺的多发性病灶,大小不一,密度均匀,对这些晚期癌肿病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少数病例肺内只有单个孤立的转移病灶则可考虑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化疗和放射治疗是转移性肺癌的三个主要治疗方法。治疗的选择需要视原发肿瘤的状态、转移性肺癌的类型、部位、数量及患者的一般状况来决定。外科手术治疗是转移性肺癌治疗的第一选择,也是目前治疗转移性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
如果没有其他部位的转移,肺转移瘤切除术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许多肿瘤对于化学治疗(化疗)和放射治疗(放疗)均不敏感,如软组织肉瘤肺转移,手术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从经济学的角度,手术的成本、效果比值也更高。不过,最终的选择都要看医生的指导。
转移性肺癌发生的症状是什么
1.咳血和血痰
咳血也是肺癌的首发症状之一,其发生率虽低于咳嗽,但诊断意义较咳嗽更为严重。其特征为间断性反复少量血痰,往往血多于痰,色泽较艳,有时持续不易控制。癌肿侵蚀血管时可引起大咳血。血痰长来自肿瘤区,混有大量癌细胞,痰细胞血检出率很高;
2发热
因肺癌所致的发热有两种,一种是由于支气管阻塞或管壁压迫后引起的炎性发热,另一种是所谓的“癌性热”。是肿瘤坏死所产生的毒素引起的癌性发热,常在后期有广泛转以后出现;
3. 胸痛
肿瘤位于胸膜附近时,易产生不规则的钝痛,肋骨、脊柱受侵犯时也可有持续性胸痛及定点压痛。肿瘤压迫肋间神经则胸痛部位在该神经走行区域。纵膈淋巴结受累可出现胸骨后深部疼痛,癌肿靠近膈肌可出现心窝部疼痛。通常胸痛在未分化癌的患者出现较早,而鳞癌出现较晚,这是由于未分化癌早期就有纵隔淋巴结转移所致;
胸痛者约占肺癌病人的半数以上,特别是周围型肺癌,胸痛可为首发症状。那是由于癌组织浸润胸膜所致。胸痛常固定于病变部位,早期多呈间歇性隐痛不适。体位改变、深呼吸和咳嗽时可使之加剧。因此,凡不明原因而出现固定部位的胸痛,应早做相应检查。
总之,咳嗽、咯血、持续胸痛是肺癌的重要信号,尤其对40岁以上,又有长期、大量吸烟史的人,更应想到肺癌的可能。
肺癌一经诊断,要及时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除传统疗法外治疗肺癌的一个新途径,它定向阻断癌细胞的增殖转移信号传导,破坏癌细胞的代谢,或阻止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断绝癌细胞的血液和养分供给。目前一些肺癌靶向治疗的药物如厄洛替尼等已经进入中国,并被证实可以给晚期肺癌患者带来生存受益的药物。
肺癌病因
1、吸烟
目前认为吸烟是肺癌的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烟草中有超过3000种化学物质,其中多链芳香烃类化合物(如:苯并芘)和亚硝胺均有很强的致癌活性。
多链芳香烃类化合物和亚硝胺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使得癌基因(如Ras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如p53,FHIT基因等)失活,进而引起细胞的转化,最终癌变。
2、职业和环境接触
肺癌是职业癌中最重要的一种。估约10%的肺癌患者有环境和职业接触史。
现已证明以下9种职业环境致癌物增加肺癌的发生率:铝制品的副产品、砷、石棉、bis-chloromethylether、铬化合物、焦炭炉、芥子气、含镍的杂质、氯乙烯。
长期接触铍、镉、硅、福尔马林等物质也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空气污染,特别是工业废气均能引发肺癌。
3、电离辐射
肺脏是对放射线较为敏感的器官。电离辐射致肺癌的最初证据来自Schneeberg-joakimov矿山的资料,该矿内空气中氡及其子体浓度高,诱发的多是支气管的小细胞癌。
美国曾有报道开采放射性矿石的矿工70%~80%死于放射引起的职业性肺癌,以鳞癌为主,从开始接触到发病时间为10~45年,平均时间为25年,平均发病年龄为38岁。
氡及其子体的受量积累超过120工作水平日(WLM)时发病率开始增高,而超过1800WLM则更显著增加达20~30倍。
将小鼠暴露于这些矿山的气体和粉尘中,可诱发肺肿瘤。
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中患肺癌者显著增加,在对广岛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终身随访时发现,距爆心小于1400m的幸存者较距爆心1400~1900m和2000m以外的幸存者,其死于肺癌者明显增加。
4、肺部慢性感染
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等患者,支气管上皮在慢性感染过程中可能化生为鳞状上皮致使癌变,但较为少见。
5、遗传等因素
家族聚集、遗传易感性以及免疫功能降低,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等也可能在肺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许多研究证明,遗传因素可能在对环境致癌物易感的人群和/或个体中起重要作用。
6、大气污染
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业和交通发达地区,石油,煤和内燃机等燃烧后和沥青公路尘埃产生的含有苯并芘致癌烃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有关。
大气污染与吸烟对肺癌的发病率可能互相促进,起协同作用。
结语:看完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现在对于肺癌的早期治疗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多加预防,积极治疗,改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这类疾病就不会找上我们,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