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多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痰多会让人感觉不舒服,喉咙很难受,有很多人对痰多的原因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它的治疗方法,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痰多的相关内容,如果您想了解,就和小编一起去看一看吧~
痰多的原因
一、体质虚弱
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
二、脾胃薄弱
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
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
三、外感失治
外感失治或者体弱患外感,肺气以前被伤过,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造成水液停留,就形成了成痰,痰贮在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
四、患有鼻炎
患有鼻炎的患者会痰多,鼻粘膜分泌脓性且粘稠度很高的分泌物,经过鼻纤毛运送到鼻咽,粘附在鼻咽处,导致咽部有异物感,可以通过咳嗽咳出。
咳嗽痰多治疗方法
咳嗽痰多,是呼吸道炎症的常见症状,多见于老人。
但咳嗽也是人体一种防御性反应。
痰是呼吸道分泌出的黏液,通过咳嗽把痰排出,可保持呼吸道自洁和通畅。
患慢性气管炎,痰特别多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把痰咳出,否则会诱发呼吸道阻塞而引起肺炎。
但是长期咳嗽,痰多就成为一 种习惯性病症,不早治疗,也会引起哮喘和气管炎症。
1.用消炎药和去痰药,做到标本兼治。
千万不能滥用止咳药,只治标不能治本,弄不好会加重病情。
2.自我按摩法:按摩鼻、喉两个部位。
鼻部按摩:用弯曲的拇指顺鼻骨,两侧、上下按摩44下。
再把双手掌放在喉骨部位,双手上下按摩66下。
有很多女性对阳虚不是太了解,当自己出现阳虚症状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已经阳虚了,也有些女性得知自己阳虚,但是不知道阳虚体质保健方法,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女性阳虚的症状
1.畏寒怕冷,四肢不温
这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
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不足,则内环境就会处于一种“寒冷”状态。
2.完谷不化
指的是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
古人对这个现象的产生形象的比喻,食物的消化就好像要把生米煮成熟饭,胃就是煮饭的锅子,而阳气就是煮饭用的火,没有“火”,哪来的饭呀。
所以当阳气不足时,则进入胃中的食物也就无法很好地“腐熟”(消化),而直接从肠道排出。
3.精神不振
阳气不足,细胞的生命活动衰退,所以表现为萎靡懒动。
4.舌淡而胖,或有齿痕
体内水分的消耗与代谢,取决于阳气的蒸腾作用。
如果阳气衰微,对水液蒸腾消耗不足,则多余水分蓄积体内,导致舌体胖大。
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而出现齿痕。
胖大舌,阳虚的典型舌像。
5.脉象沉细
早晚各一次。
3.早上起床后,按摩之前先喝一杯白开水。
以上方法要全年坚持,才见效果。
我用以上方法运行三年多,现在呼吸道畅通,一年四季也不咳嗽、痰也少的多了。
4.养成早晚洗鼻的良好习惯,经常疏通鼻道,减少鼻腔内病毒,这样可以减轻鼻腔炎症,最终消除鼻源性痰。
中医治疗
中医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
寒痰
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
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
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风痰
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白前10克。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0克,银花12克。
热痰
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杏仁10克,胆星6克。
湿痰
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
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二陈汤加味:制半夏10克,橘红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15 克,苍白术各10克。
燥痰
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10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
总结:经过上述的讲解,现在对痰多的原因与中医治疗痰多有了新的认识吧,有很多的原因造成了痰多的症状,上述的中医治疗的效果非常的好,患者不妨试一试,对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痰多的相关内容,可以阅读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