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不和睦的亲子关系雪上加霜,“再不开学,不是娃疯就是我亡”,鸡飞狗跳的亲子大戏在家庭轮番上演。
3月19日,河南的一位妈妈,因为儿子上完网课不写作业,气得坐在窗台上,一条腿伸出窗外,要跳楼。
经过消防员、邻居和民警的苦苦劝说,她才从阳台上下来,声泪俱下哭诉“没见过这样的孩子。”
写作业=妈妈的命。
最终,小男孩哽咽着下跪道歉:“妈,我错了。”
可上演过自杀这出闹剧,日后这对母子的关系还能像从前一样吗?小男孩的内心会不会留下创伤和阴影呢?
心理学家武志红对此事评论到——太惨烈了,这孩子只怕没办法学习好了。
微博截图
还有网友一针见血说到:跳楼妈妈亲手摧毁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一生有心理阴影,把儿子膝下的黄金变成了废铁。
本质是想让孩子好好学习,认真做作业,妈妈却通过这样的做法,换来了与初衷最相悖的结果。
无独有偶,福州一位妈妈,看到9岁儿子写作业特别磨蹭,气不过甩了一巴掌,孩子在躲闪之下被打到眼睛,差点酿成失明的惨剧。
因学习和作业引起的家庭矛盾实在发生太多起了,尤其疫情期间,父母与孩子面对面的时间更多了,矛盾被聚焦被激化,形成了一个个社会事件。
厦门有位初中生,因作业没做好,母亲批评了他,因此心生不满,从厨房里拿刀具捅死了母亲,父亲在拉扯的过程中被捅伤。
这不是第一起因家庭矛盾而发生的人命事件了!有时候我们确实低估了孩子的承受力,最终压垮孩子的那一根稻草,让孩子作出不可挽回的行为,可能随时会发生。
1、12岁孩子,因上网课不积极,受到家长批评后跳楼,抢救无效死亡。
2、14岁哥哥与3岁弟弟留字条离家出走:不要我们,我们走就是,你们现在可以省心了吧?
3、15岁孩子,因母亲责骂不积极做作业,拿刀故意伤害自己吓唬妈妈。
4、17岁孩子,因上网课期间偷玩网游和父母起争执,大发脾气后跳楼。
大多数父母在生下孩子的那一刻,初心都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就好,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就多了要求、比较、期待和各种想法。
太多父母着急想要看到孩子的“优秀”,却似乎忘记了,我们也是从小时候长起来的,那时的我们也有很多做不好的事情,想不明白的道理,也会偷偷做长辈反对的事,不是一直都很出色的。
可那又如何呢?眼前的成绩和作业并不代表以后一直如此,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和耐心又何妨?一味地指责怎么会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呢?
道理都懂,行且实难,妈妈这个身份已经做了十年,孩子读小学起,越来越发自内心觉得担不起这个角色。
幼儿园,
身心俱疲与孩子“猫抓老鼠”
我的孩子出生后,一切都很自然,虽然自己没看过几本育儿书,但是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没觉得有任何吃力。
看着小人儿,又长高一点了,会说话了,会走路了,会自己吃饭了,与人相处也特别顺利,成为了人见人爱的宠儿。
纯然地觉得儿子是那么健康美好,我真的好幸福。
孩子上了幼儿园大班,我开始着力培养儿子。在网上看到一个小姑娘,才六岁,诗词歌赋信手拈来,给我心动的啊,心想这要是我孩子我得骄傲死,就从学国学开始!
那时,儿子还坐着幼儿专门吃饭的高脚椅里,我就正儿八经地拿着一本《论语》让他跟着我读,才几分钟,孩子就不配合了,我不耐烦地指责他。
当时正在洗衣服的奶奶说:“哎哟,宝才几岁啊,你都吓着孩子了。”我听了不服气,总感觉平常奶奶太惯着孩子,我就强迫儿子继续跟我读,读到他眼泪水都流出来了,我还觉得是孩子不用心!
现在回想那段日子,我实在太过心急,就连大年三十的晚上,家人都在热热闹闹看春晚呢,儿子还被我逼着读诗!
就连假期全家去旅行,我也带着书,一得空,就要孩子读!读!读!
我是知道读《诗经》的好处,可孩子不知道啊,儿子应该只能感受到我的逼迫吧,好像犯人被关押着。
我根本不是妈妈,我更像一个定时闹钟,一个关都关不掉的闹钟,闹铃响了,孩子反抗,摔书,我还捡起来,要他继续!
即使后来,整本《论语》都能背下来了,又怎么样?没有生命力的背诵,只有无尽的伤害和厌倦。儿子之后的厌学情绪,也许就是在这里埋下的种子……
尹老师说过,“孩子天生不反感写作业,他们中的一部分之所以后来变得不爱写作业,是因为在上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小学阶段,写作业的胃口被一些事情弄坏了。”
我就在这条错误的路上,快马加鞭的行进中。
一年级,
民办初中的目标开始严格抓起
该上小学了,身边好多朋友挤破头要孩子去考民办,我不想孩子刚小学就承受太大的压力,就读了家门口的公办小学。但在我心里,却对孩子有着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一所好的民办初中。
这个心心念念的目标,甚至在孩子洗澡的空当,都不遗余力地冲着儿子的耳朵灌输“考上民办初中”的期待,顺带着说了无数冠冕堂皇的大道理。
唉,从娘胎出来没几年的小孩,我说的这些,结果证明没一句转成孩子学习的内动力,每次都是扑闪着那双无邪的眼睛,茫然地听我说。
开学第一天,我下班后兴冲冲往家赶,期望看到孩子端端正正坐在书桌旁用功的样子,可推开门,孩子正乐呵呵看着动画片。
那一刻,控制不住的委屈失望全部涌上来,冲过去关了电视,指责儿子不懂事,不争气,一顿愤怒操作后我哭了,孩子也不知所措地哭了。
自从儿子上学后,我的痛苦慢慢的变多,冷静下来我一想:也不能要求一个刚入学第一天的小一新生,在没有我的引导下,就自律坐下来写作业吧?这也太过分了!
我开始盯着儿子做作业,希望帮他养成好习惯。看着老师留的作业不是很多,我就给他额外布置课外阅读作业,每天都有必须完成的篇目,必须把课外阅读当重要的事来完成。
一年级整个学期,我内心强烈印着“民办初中”这个显赫的大图章,好像孩子的所有存在,都是为了更接近这个目标。
那段时间,我妈总是阻止我:“喂,我孙子一脸不愿意就算了吧。”而我不屑一顾,以前我上学时父母没怎么逼我,导致好多东西我都错过了,所以现在,我不能让我的孩子错过,我要狠狠逼!
我把孩子看做无知无能的弱者,自己就是权威,专断一切,听我的准没错。
二、三年级
爱上玩游戏了,想都别想!
为了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家营造的氛围堪称完美——晚上从不看电视,我和他爸约定在家不当着孩子面玩手机,就是这么理想的家庭环境,也挡不住外在诱因。
暑假数学课外班,我们早去了十分钟,正好有两个高年级的男孩正玩手机游戏,孩子凑过去看了看,就着迷了。
而在儿子的足球队里,玩手机的孩子也比比皆是,他们的足球教练有时还会教他们怎么玩儿,我们家搭设的完美防线顷刻倒塌。
这之后的周末,一直都在楼上吃早饭的儿子,非要去楼下爷爷奶奶那里吃,一吃还至少40分钟,他在干嘛,玩手机!
大清早,眼睛刚扒开就是手机游戏,我真的纳闷这游戏有什么可玩的?曾有好几次,我冲到楼下撞开门破口大骂,不仅骂孩子,还指责爷爷奶奶,怎么就做不到不把手机给孩子呢!
我恨啊,恨到心流血,我和他爸都对手机游戏无感,怎么生了个这么样一个娃?是亲生的吗?
我仿佛走进了一个无底的黑洞,前面、后面都看不到尽头,没什么可以让我解脱,像一团乱麻,越缠越紧。
我开始看育儿书,也没找到太多答案,但有了些许平静,有一个声音好像在告诉我:慢慢来,要等待,先让自己舒服些吧。
四年级,
熊娃闯大祸,我来擦屁股!
日子就是这么一天天过着,时间本身把我拖着向前走。迷茫无力中,我想找到个出口,许多教育上的困惑,我想寻找问题的答案。
孩子的成绩还不错,作业也能自己完成。可最让我困惑的是:孩子没有学习的内动力,几乎看不到对学习的热情,总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勉强去做,我真担心这么下去,孩子学习后劲不足。
之所有没有学习热情,没把学习当自己的事,是因为儿子有太多的“事”——游戏就是他的一件大事儿,也是我最不能接受的一件大事!
画画、书法、足球、滑板、还有每天去上学的动力,并不是学习的内容,而是又可以找好多小伙伴一起玩“打架”,还很自豪地说没人打得过我!
我总担心他在学校玩的太疯会闯祸,果不其然,足球比赛腿骨折了绑着石膏,还瘸着腿,在午休时间一拐一拐的跟别人玩推门游戏。
一万个不凑巧,这么一夹,对方同学的小手指盖竟骨折了,这个自身还骨折的熊娃,推一推门的功夫,又给别人送了一万块的医疗费。上了一天班,我以肇事者的身份,在医院耗了三小时,小心翼翼跟人家陪不是,我心里这个憋屈啊!
深夜到家都11点了,孩子闯了那么大的祸,我倒没歇斯底里对他吼,只是很平静地问他整个事件的经过,再跟他分析,教他“吃一堑长一智”。
因为我发现孩子越大,越发觉强制和命令一点儿也不管用,而且忙乎一天,我是真的没力气再训孩子了。
史上最长寒假
孩子的问题藏无可藏
我亦忍无可忍
延迟开学好几次,和孩子同时窝在家里那么久,我心态崩了。
儿子身上所有的问题,没一处可藏且越放越大!
成天家里蹲,玩手机的时间明显增多了好几倍!
没有学习内动力,好多天都拖着不写任何作业!
我急,他无所谓;我催,他嫌我烦,母子关系降到了冰点!
不争气的孩子让我烦透顶,正好看到28天作业训练营,本着对尹建莉老师的信任,我没犹豫就报了名,无计可施的我认为这是最后一条路,主要育儿方面我确实懂得不多,我相信我认真学就会有改变!
开营后,我决心这钱不能白花,老师说什么我就跟着做什么,“小任务”的课程内容,一天没落开始认真做起来,每天的实践让我从焦虑中一点一点走出来,我也总结了几条实操经验。
早设定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先选择好今天要完成哪几个小任务,这样一天里自己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了。
而不是像刚一开始学习,整个上午都过去了,下午才给自己设置小任务。这样就会浪费很多次实践的机会,所以小任务要一早设好,一天都心中有数。
多实践
比如小任务中的“勇敢做-孩子的作业孩子做主,尽量不提醒”,我可以用一天的所有时间来做,心里有这个事就会不断提醒自己。
特殊时期孩子一天都待在家里,他的作业也会分成上午、下午、晚上几个时间段,那“不提醒孩子”,就要落实到日常的每一刻,而不是在某一次的行为上。
所以说,小任务并不是一天只完成一次,也不是整个28天周期里只能做一次,而要带着“觉知”,在每一个当下无数遍践行小任务。每一个小任务,就是给你一个机会,更好地和孩子、和自己相处的机会。
再比如小任务中的“发现美-列举自己的优点”,我就连着做了三天。第一天孩子还没醒的时候,我在瑜伽冥想的时间里,的确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心里升起个声音对自己说:嗯,不要急躁,慢慢发现。
可一旦孩子起床,连同一天的工作也开启后,那个发现了自己优点的仙气,早消失得无影无踪,满眼满心全是孩子和工作的琐事。
带着一种好奇,我又连续做了两天,而多练习真的有效果。当你不断在发现了自己优点这件事上投入更多的觉知后,方法也会慢慢的多。
一发现优点,我就记录在我手机记事本里,还在心底默念给自己微笑,连续做了三天,我觉得自尊水平明显提升,感觉自己就是朵绽放着的鲜花,能量满满。
常反思
小任务不仅要做,更要多思考多反思,好好想想自己完成这个任务时,是什么心念牵动着你决定去做当时那个决定的。
孩子上网课快到时间了还磨磨蹭蹭,我心里的小火苗蹭蹭蹭向上窜,冲到楼下爷爷家,打开门小子正优哉游哉吃苹果呢。
我压住火,用愤怒的目光紧紧盯住他:“还有5分钟!”尽管没大声呵斥,但孩子满脸的不屑,一声不吭去开电脑了。
事后我就反思了一下“网课事件”,我记得小任务里是这么写的——
当时的我,又被愤怒的情绪冲昏了,尽管没有怒吼,但态度是冰冷生硬的。以前我只是提醒自己别怒吼,现在知道,并不只有怒吼伤害孩子,不屑、恨恨、生硬……这些看似没发作,照样会刺伤孩子。孩子真的好敏感,你的细微情绪,都逃不掉!
当然自己做的好的也可以拿来反思。有天孩子想去玩游戏,我拿起规划本,不怒吼也没冷暴力,柔和地对他讲“请先写规划”。
儿子突然跑到我怀里,搂着我说:“妈妈,我发现你现在态度比以前好很多啊。”然后,我们大家一起做完规划玩去了。
孩子给我的这个积极反馈,我突然理解《正面管教》作者尼尔森说的“温柔而坚定”。以前很多时候,我只是“坚定”却没有“温柔”。
当带着强烈的不满、指责和急迫时,越坚定越无效。如何“温柔”,充满了智慧,需要不断学习,不仅学习方法,还要改变心态。
勤动笔
参加作业营之前,我也断断续续写过一些育儿手记,但都没能坚持下来,总有各种借口。而作业营,给了我必须去记录的动力。
而且我发现,写作并不一定要正儿八经坐在电脑前苦思冥想,一天里有个啥事发生,你就顺便记一笔,在电脑上也好,小本本上也行,把当天所记录的凑在一起,特别简单也更有现场感,还都是新鲜出炉的。
每天给辅导员老师看我的成长记录,更是收获了很多感动,好像自己有了听众和呼应,就更愿意每天定时写下点什么。感恩主教明玥老师的耐心、辅导员吴迪老师的鼓励,她们并不介意我是否成功,她只是微笑,看我正在做,就给我肯定与坚定的力量。
辅导员老师顺势开导我,做父母的为什么不能也有这份包容和相信呢,只要孩子在做,别盯着他没做到的,只看他的发心和做的过程,多给他鼓励,孩子也能像我这样的!
我读《慢疗》里面有个故事我很喜欢,作者描述一位护士长喜欢坐在病人的身边打毛衣。
作者提出一个很特别的观点,以“人性”款待病人。她认为这种看似毫无效率的医疗行为,说不定是最有效的医疗行为。试想,在你遭逢极大的身心病痛时,有个人坐在你身边,安静地穿针引线,没有给你止痛药或抗生素,她只是坐在那里陪伴你,并且在几天后送给你一条小毛毯。
我这才懂了,温柔以待,只是聆听,只需理解并包容,这种行为看似毫无效率,其实也可能是最有效率的沟通方式,不论谁与谁之间,都会是这样,因为人心,都是一样的。
广分享
做完小任务写的心得,我并不只发在作业营里,我还发到家庭微信群,让家人们也了解我的思想动态,孩子爸会针对我写的内容跟我交流探讨,现在全家育儿的学术氛围高涨!
尽管我和孩子爸也会有教育上的分歧,但我心态转变想要沟通,不同的想法有时对自己是个促进,会激起彼此的火花,想出更一致的做法。
最近,孩子爸在我的带动下,也翻起了育儿书,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是一个战壕里的亲密战友,我喜欢和他分享,他也想知道我的想法。
有时娃太让我们烦恼了,我俩就关起门来,相互吐槽或者聊聊当天的见闻,用这样的方式,暂停孩子给我们大家带来的困惑。
嗯,育儿路上,清楚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真好!
就像参加作业营,让我看到群里有那么多跟我一样苦恼的父母们,我的焦虑就会少一点,原来,你也在这里,原来,娃们都差不多。
在这个漫长的寒假里,感恩遇见了父母学堂,遇见了群里有着一样悲欢喜怒的妈妈们,每天完成小任务,每天听辅导老师智慧的话语,每天写心得,虽然育儿路上,还是会痛苦,会疑惑,会迷茫,但更多的是接受、感恩和幸福。
大家一直说“相信相信的力量”,我也坚信——真正的爱是“信”,是永不质疑,是自己遇到另一个更加深信不疑的自己,并通过这个全新的自己,加深对原初的自己的认识,使得自己也变成一个更好的爱人。
现在孩子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看到他学习时眼里有“光”了!我相信我已经走在了正确的育儿道路上,孩子学习的内动力我相信会帮他建设起来!
分享者:Li,初次参加50期【28天作业训练营】收获颇丰后,紧接着报名52期,目前正在主教-明玥老师的带领下,迅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