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双流区协和实验小学:“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暨
“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月”活动
4月15日是“安全教育日”,我校将围绕主题及有关安全的热点问题,根据学校真实的情况,开学前在线上进行安全教育,开学以后集中开展一个周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学校的各项安全工作。
1.知识科普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将迎来第5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什么是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2.活动方式
(一)利用“成都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开展“国家安全”专题教育。
1、平台教育时间:2020年4月10日——5月10日
2、参与对象:协和实验小学全体学生及家长
3、活动形式及内容
(1)班主任辅导员通过平台提供的“国家安全”教育视频资源,开展线上教学,对本班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让学生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2)手机参与方式:
(二)开展“国家安全在身边”专题宣传教育活动
1、政治安全、生物安全在身边
活动形式:老师组织学生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央视“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专题报道;看爱国主义电影、唱红色歌曲;听讲写英雄故事;写感悟、画图画、制作小视频等。教师宣传讲解野生动植物保护、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等;孩子们查阅资料;通过电视媒体学习;观看纪录片;写自己的感悟;制作小报等。
2、安全专题教育活动
(1)利用学校电子宣传屏、安全教育橱窗、班级黑板报进行安全主题教育宣传;
(2)复课前组织进行一次全校性的以校舍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实验室安全、功能室安全、校园周边安全为重点的安全专项大检查,消除校园内外的安全风险隐患;
(3)疫情过后以后进行一次全校范围内的应急疏散演练;
(4)复课后开展“安全第一课”,通过主题班会,对当前的安全热点问题:疫情期间的个人防护、上下学的交通安全、预防溺水、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应对自然灾害、防范校园伤害等问题进行专题教育。
教育是安全的前提,安全是教育的目的,我们要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人人参与的要求,坚持不懈,才能确保学生在安全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我们才能做出“怡心”的教育。
3.网络安全在身边,如何防范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
在信息时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些新兴技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无孔不入的诈骗分子提供了新的犯罪途径。互联网世界已经不再像想象中那么安全。
常见网络安全风险有哪些呢?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1、恶意二维码
二维码除了提供在线支付的功能以外,也担任着推广小程序、公众号的作用。然而并非每一个二维码都是带着善意来的,将二维码中写入病毒程序,对于扫码来说是很难发现的,等到发现的时候为时已晚,作案者早已逃之夭夭。
如何防范
切勿贪图小便宜,去扫描一些陌生的二维码。安装实用的安全软件,来自动识别所扫码的内容是否安全,这样就能有效的避免安全风险隐患了。
2、钓鱼网站
什么是钓鱼网站?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与你想要查找内容相似的网站,而这个网站没有一点实质且有用的内容,只要你填写了相应的个人隐私信息,都将会成为这个网站盈利的工具。
如何防范
因为钓鱼网站通常无法跳转到指定内容,很多的人会以为是网络问题,所以会多次输入。在发现网页无法实时跳转的时候,能够最终靠输入错误的信息看网页是否也会发生跳转的现象,如果也会发生跳转,那么就可以说明这个网站为钓鱼网站。这时候在第一时间修改相应的个人隐私信息就可以轻松又有效的避免了。
3、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近年来比较普遍的一种新型网络犯罪行为。不法分子通常使用任意显号软件、网络电话等技术,利用电话、短信、QQ、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工具,冒充公检法机关,医保、社保、救助等政府部门和运营商、房东等,以牵涉司法事宜、资助金领取、电话欠费等进行诱拐或恐吓威胁,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
如何防范
凡是谈到银行账户信息,一律挂掉;凡是谈到中奖了,一律删掉;凡是短信发来的莫名链接,一律不点;凡是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一律挂掉;凡是自称领导、同事要求汇款的,一律不管;凡是告知“家属”出事需要汇款的,一律举报。
4、假冒热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免费wifi已经布满了城市的每个角落,然而正是因为人们对于wifi的松懈心理与依赖性,让不少违法分子钻了空子。通过设置免费wifi来进行盗取用户的手机信息,从而实现盗取钱财的目的。
如何防范
不要轻易连接来路不明的免费wifi,就算是公用wifi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认证,对于那些不需要认证可直接使用的wifi一定要格外注意。
5、口令安全
账号一大堆,密码都要强。记忆很疲劳,干脆设一样。以为能省事,黑客喜欲狂!
如何防范
避免弱口令,强化强口令
6、个人隐私信息泄露
如果你经常接收到各种广告骚扰的电话,那么就说明你的个人隐私信息被泄露出去了。除了个人电话、姓名、家庭住址、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都有可能被泄露出去,而这些都将成为他人在互联网盈利的工具。
如何防范
不要随便在不知名网站注册账号,尤其是填写个人手机号码、身份证件号作为账号与密码;不要随便向陌生人透露个人隐私信息。
7、勒索软件
勒索软件是最大的网络犯罪方法之一,也是企业、个人今天遇到的最大威胁之一,一旦计算机被它控制,就会危及你的安全,通常会阻止你访问自己的数据,攻击者要求受害者支付赎金。
如何防范
1.及时更新电脑补丁修复漏洞或使用安全软件,确保漏洞不被利用。
2.谨慎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避免点击其中链接或下载附件,防止钓鱼邮件攻击。
3.及时升级防病毒软件到最新的防病毒库,阻止已知的病毒样本攻击。
4.养成良好的备份习惯,定期异地备份计算机中重要的数据和文件。
5.账户密码设置为强密码,避免使用统一密码被黑客利用攻击其它账号。
除了这些,我们还需要
移动支付的安全使用
手机、身份证和银行卡,最好还是不要放在一起,避免同时丢失造成损失。
第三方平台的支付密码与银行卡的支付密码不要相同。
丢失后,第一时间到公安机关和银行办理挂失,及时关闭无线支付业务。
手机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设置不同的解锁密码,手机内不要存储身份证及银行卡信息,若丢失,及时补办手机号。
社交网络的正确使用
在网络平台,不要随意暴露平常外出的日程、行踪,不要晒贵重物品等。
不要随意发布火车票、飞机票、护照、车牌、孩子照片及姓名等信息。
在手机中关闭位置设置功能。
在社交软件设置中增加好友验证功能,关闭“附近的人”和“所在位置”等功能。
定位功能的正确使用
关闭手机定位系统功能,必要时开启。
在社交软件设置中增加好友验证功能,关闭“附近的人”和“所在位置”等功能。
手机安装正规防病毒软件,定期检测手机安全性。
路由器的正确使用
一定要修改路由器管理初始账户,并增加密码强度。
限定路由器管理IP,开启相关登录限制措施,如路由器自带的“MAC过滤功能”。
随时关注并清理路由器位置接入设备。
不要使用破解路由器密码的应用软件,防止在破解他人密码的同时,也泄露了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
合理使用网盘
最好还是不要用网盘存储私密信息,以防止信息泄露。
网盘里的存储内容一定要在本地备份,避免被不法人士删除、修改。
使用网盘传输文件后,应做出删除之类的处理。
来源: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双流区委网信办授权发布
转载来源: 双流区协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