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校地协作富了合阳农户
■脱贫攻坚 教育力气 高校举动
“定心,今日你们村的葡萄园应该不会发作霜冻……”清晨3点,万籁俱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葡萄实验演示站,张宗勤打着手电,一边检查温度、园区土壤,一边接听着陕西省合阳县果农们的咨询电话、回复他们的微信。
前两天,一场出人意料的倒春寒让陕西果农的心揪了起来:眼下正是葡萄萌芽期,如果发作霜冻怎么办?2018年4月初,陕西发作50年一遇的霜冻,给各类果蔬作物出产带来严重影响。张宗勤提出的“一等、二保、三舍、四管”冻害处理办法发挥了很大效果。在这节骨眼儿上,我们只要听到张宗勤的话心里才结壮。
张宗勤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派来合阳县扶贫的“专家教授助力团”成员。仅2019年,他就在合阳县举行技能讲座与训练70多场次,使用微信大众号及微信、QQ等推送技能信息200余条,经过播送、视频等渠道展开技能讲座直播受众逾5万人,训练果农数十万人次,演示葡萄园3000余亩,带动影响葡萄栽培技能提高超30万亩,被果农们称为“贴心人”。
两年来,像张宗勤这样活泼在合阳县扶贫一线的西农专家教授有100多位。作为合阳县精准脱贫定点帮扶单位,西农针对扶贫中存在的力气涣散、校地协同缺少、缺少长效机制等问题,于2018年起立异性施行“三团一队”扶贫形式,整合校园和当地资源,组成“书记帮镇助力团”“专家教授助力团”“研讨生助力团”和“优异人才前锋服务队”,发挥校园优势,亲近校地协作,创始了整县域推动定点扶贫作业新局面,完结了由“点上做亮”到“面上做好”的严重改变,合阳县贫穷发作率由2017年的13.2%降至2018年的1.41%,2019年5月顺畅脱贫摘帽。“三团一队”扶贫形式被国务院扶贫办认定为“好阅历好典型”,被教育部推选为“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西农19个学院党委和机关党委书记组成“书记帮镇助力团”,每个学院组成一支专家团队,对接一个城镇、支撑一个演示基地、帮扶一个工业、带动一批贫穷户,为整县脱贫供给了安排保证。
依托“书记帮镇助力团”,西农先后遴派168名多学科专家组成“专家教授助力团”,依照“1+14+14+N”作业形式,即建1个工业扶贫演示基地、组成14支科技帮扶团队、施行14项现代农业园区提高工程、出台N项详细帮扶办法,拓荒了“政府+大学+工业园(协作社)+贫穷户”工业扶贫新途径。
4批次59名在校优异博硕士研讨生组成“研讨生助力团”,每半年轮换一批,在合阳县12个镇(街)和涉农部分顶岗副职领导,从事社会实践训练,帮忙拟定镇(街)特色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执行“专家教授助力团”的技能道路,展开科技训练和科学普及活动,发挥“三团一队”的中枢和枢纽效果。2019年还建立了“研讨生助力团作业站”,延聘各镇(街)和相关单位17名事务主干担任校外实践辅导教师,搭建校地联络桥梁枢纽,打通了高校科技扶贫的快速通道。
一起,合阳县从农业、教育、卫计等部分遴选出148名政治素质高、文明根底好、事务能力强的本乡职业精英,组成“优异人才前锋服务队”,与“三团”协同,定时展开职业专项服务,供给技能辅导和政策咨询,传帮带培育本地人才,成为校地协作新引擎。
两年来,西农经过“三团一队”在合阳县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引入帮扶资金8800万元。施行科技项目52项,引入大樱桃、红薯、葡萄、苹果、猪、羊等新品种120余个。2300多人次赴合阳县展开定点扶贫作业。经过进校园、下村镇训练基层干部365名,训练贫穷人口和专业方面技能人员12000余人次。校园共购买贫穷地区农副产品1000余万元,协助出售贫穷地区农产品4000万元以上。
“三团一队”发挥人才、科技优势,环绕合阳当地主导工业,建立了14个产学研一体化演示基地,掩盖全县12个城镇,建成红提葡萄、大樱桃、矮砧苹果等演示基地8000多亩,吸纳贫穷户2300多户,带动贫穷人口1万余人。合阳县业已构成1万亩会集连片樱桃、2万亩红薯、10万亩红提葡萄、20万亩苹果、30万亩花椒、30万头生猪的优质农产品工业布局。
“在县农业村庄局半年的顶岗训练阅历,让我对农业、村庄和农人问题有了更深化的知道,一生难忘。”翻开厚厚的作业日记,“研讨生助力团”成员、西农经济管理学院2017级博士生胡广银说,奇观边记录着他在合阳县整整150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获。寒假返校前,胡广银专门赶到合阳县最偏僻的百良镇段家庄村探望了自己包联的3户贫穷户。聋哑人段武刚上一年干活时摔伤了臂膀,一直是他心头的挂念。这届“研讨生助力团”任期已满,胡广银毫不犹豫地挑选了持续留守,他想在奇观完结自己的博士论文。他说:“我的专业是农林经济管理,我想沉下身去深化调研、研讨合阳县的农人专业协作社,让农人专业协作社在脱贫攻坚和村庄复兴方面发挥更大效果。”
《我国教育报》2020年04月14日第1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