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亲子品牌网资讯正文

骗子盯上中小学生温州00后被欺诈案子上升12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0-03-12 18:26:54  阅读:9121+ 来源:新京报 作者:责任编辑NO。谢兰花0258

新京报讯(记者 樊朔)疫情期间,上网课的中小学生成为骗子的方针。3月11日,记者从温州市反诈中心得悉,自2月份以来,温州00后被欺诈案子同比上升120%,游戏配备账号生意、QQ假充老友欺诈等欺诈类型案发量走高。

温州市反诈中心多个方面数据显现,2月份以来,该市案发量最高的欺诈类型是购买游戏配备账号类。此外,QQ假充老友欺诈、红包返利欺诈等案子上升幅度较大,该三类案子占总发案24.6%,丢失达245万余元。从受害者年纪看,以00后为主,其间最小受害者仅10周岁,因网络游戏被欺诈18000元。

温州市反诈中心发布的事例显现,上述10周岁受害者朋朋(化名)在软件“TT语音”上知道一网友,对方称要送游戏皮肤给他,可是需求微信登录账号,所以受害者把其妈妈的微信号和暗码都告知了对方。尔后,对方说送皮肤前需求充值,要转2000元给他,之后会交还。朋朋依照对方要求用其妈妈微信给对方转了2000元。接着对方又诱导朋朋顺次转账数千元。为避免被其爸爸妈妈发现,对方拐骗朋朋自动刊出妈妈微信号,然后运用妈妈手机从头注册了一个微信。

疫情期间,各地频出中小学生被电信欺诈的案子。泉州市反欺诈中心发布的案子状况显现,晋江的一论理学生在QQ群里看到“做恣意数额10倍返利”的广告,在屡次转账后终究上圈套164500元。

对此,温州市反诈中心提示,家长应妥善保管好自己及孩子手机,不将自己手机付出暗码等信息泄漏给年幼孩子。一起学生们要进步防骗认识,加强个人隐私信息维护,不容易走漏个人隐私信息,不轻信网友的话,不乱点网友发的链接,不在网上兼职、购买游戏配备、点券。

新京报记者 樊朔 校正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