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浙江人大代表谈“有教无类” 呼吁再促村庄教育信息化)
图为开幕式现场。王刚 摄
中新网杭州1月14日电(记者 方堃 见习记者 李典)“某种程度上讲,教育在失掉村庄,村庄也在失掉教育。”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浙江省人大代表、春晖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李培明在承受中新网记者正常采访时表明,现在的社会管理中,城乡教育公正问题俨然成为一道不行忽视的开展难题。
在舟山市嵊泗县,受海岛山区地域等要素影响,遇到了教师引不进、培养难、留不住的问题。嵊泗县2015年至2019年方案招聘98人,最终签定聘任合同仅79人。许多教师甘愿抛弃档案和编制,决然挑选往大城市开展。
“城乡教育失衡是一道关乎社会经济开展的庞大出题。”李培明坦言,现在社会城乡教育失衡的重要原因首要在于城市化的开展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掠夺了村庄的资源,而处理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城乡之间进行良性互动。
图为舟山代表团。李典 摄
怎么才干探得城乡良性互动之脉,完成教育公正?代表们纷繁主张,呼吁教育方针应给予村庄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的歪斜,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缓解城乡教育失衡这一现象。
浙江省人大代表、舟山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杨永明指出,信息化手法或为未来均衡城乡教育差异的重要行动。
2018年,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浙江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说到,浙江经过建成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完成省、市、县(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渠道的互联互通,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开展层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教育信息化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如精品课程、课件数字化,再利用网络,使城镇乡村校园也可利用优质资源。”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省图书馆数字资源部主任胡海荣和记者说,现在,浙江省图书馆一切的数字资源对浙江全省持证读者敞开,亦能满意远距离区域人们的学习需求。
除了数字化的文本资源,在教育联动上,浙江也于2019年在责任教育阶段选用“互联网+”方法,组成城乡教育共同体,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开展。
这一形式被浙江省人大代表、宁波市效实中校园长裘建浩称之为“现在最好的处理教育失衡的途径之一”。在他看来,根据教育信息化这一有利手法,打破城乡教育失衡开展枷锁,完成教育公正将是“未来可期”。
但针对现在存在的城乡生源根底良莠不齐、缺少教育互动等具体操作问题,裘建浩以为,还应持续深化探究教育信息化这一有用机制的具体做法,“咱们不只要重视‘有教无类’,还应考虑‘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