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孩子取名是一个大学识,姓名代表了父辈寄予在父辈的期望。给孩子取名要考虑不能重名、谐音不能太为难、生僻字最好仍是不要呈现,会引起他人不会念的为难......这么多要求,真给爸爸妈妈起名上添了不少压力。
而有的爸爸妈妈就比较佛系,给孩子取名取得很“特别”。
朋友的女儿有次在饭桌上跟她闲谈校园里的事儿,说到她们班里新来了一名同学,长得很心爱,脸上还有一对小酒窝,女儿很想和他交朋友,但又不知道他叫什么,也不好意思问,就看了看他的作业本,上面写着“陈黑犬”。
朋友听后觉得肯定是女儿看错了,尽管曾经乡村的思维是给孩子起一些赖姓名好养活,可是现在的爸爸妈妈都开明晰,不应该给孩子取“犬啊蛋啊”这类的姓名吧。朋友问女儿,那教师平常叫他什么?
女儿说从来就没听教师叫过他的姓名。
朋友对女儿说,要想跟人家做朋友,就应该自动问他的姓名,问了姓名便是好朋友啦。
女儿第二天回家告知朋友说,那个小男孩叫做“陈默”。朋友这才茅塞顿开,原来是小孩子将“默”写分开了,成了“黑犬”。
由于姓名闹得乌龙不止这一件,南方人常常“l”“n”不分,有位小男孩叫做“冯大梁”,让同学念着念着就都念成了“彭大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