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少,要学得慢慢的变多,怎么分配?
今天这篇文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
事半功倍地和孩子一起规划时间
01
不是怎么做的问题,而是做什么的问题
9月份我给乐乐做了一个大脑基因多元智能测评,因为10年前我自己也在这家台湾公司做过,只不过当时做测评的原因不是为了了解自己的多元智能,而是为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从而能够更好地和另一半相处。
因为现在自己刚好在从事家庭教育,所以给乐乐做完测试之后,感触良多,发现了受限于我自身经验的多元智能培养盲区,同时也很窃喜自己无意中做对了很多事情,所以让这家公司把我10年前的测评报告翻了出来,把自己好好复盘了一下,接着10月底又火速报名参加了专业咨询师认证课程,昨天刚回来。
这3天收获巨大。
说件刚刚省了我5000块的事儿吧。
我本身是一个能量很高的人,所以快乐妈妈大本营的很多妈妈都知道,我学东西很快,并且马上就能用上,也因此,以前感兴趣的东西我都会去学习,导致我能量有些分散,平时也容易2个目标同步进行。
这几天学习过程中其实我蛮痛苦的,因为感冒咳嗽上火浓痰,所以昨天回来下午第一件事儿就是去之前办过卡的一家经络养生中心去做了一个经络排毒。因为只剩最后几次了,我的计划是用完这几次就不再续卡,我打算这几个月跳肚皮舞运动一下(刚好舞蹈也是我的天赋,只不过因为生孩子一耽搁就是6年),再配合自己在家艾灸。
没想到,这一家的销售顾问真的是很顽强,各种套路轮番上,先是问我,是不是因为她们没有服务好,所以我不续卡;接着又跟我说我的身体改善不少,如果不续卡可能之前的都白做了;接着又说她们不想失去我这个顾客;最后又拿出给我特殊折扣价,以及卡不限时间随便我何时用等各种温情攻势和轮番轰炸。今天我还跟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是以前的我,可能就沦陷了。
但是现在的我,目标特别坚定,健康方面最近几个月,就一个目标:跳肚皮舞,精力不要分散。哪怕对方打2折给我,我也不会要。因为我这几天一边上课一边反复看自己的报告,结合课堂所学去反省自己本性里面的优缺点,清楚自己性格的特质里面习惯性会多目标,所以我需要聚焦能量,要锁定目标。
02
不是怎么学的问题,而是学什么的问题
从乐乐出生到现在,我坚持记了5年的育儿日记。不能保证一天不拉,但是至少没有落下一个月。所以我一直认为我对乐乐的了解是非常足够的,我认为我清晰地知道他的性格特点,也清晰地了解他先天擅长和不擅长的方面。
做完测试后,咨询师告诉我,乐乐的第一大天赋是和空间心像相关的,可优先考虑让他去学围棋。当时我就懵了,因为这完全在我的经验和认知范围外,我们全家人都不下围棋,所以我也从来就没想过要送他去学围棋。但基于我对乐乐的了解,他的空间心像力确实非常突出,只是我自己没想到过送他去学围棋而已。
当然尊重乐乐的意愿也很重要。刚好乐乐是个兴趣广泛的孩子,去试听了一次围棋课,就迫不及待地让我给他买围棋,报围棋课。因为咨询师还给了其他建议,所以和乐乐商量之后,马上调整了乐乐的兴趣班计划,让时间花在刀刃上,其他他喜欢的事情,可以偶尔体验一下,但就没必要每周上1-2节课了,因为乐乐现在空闲的时间就那么多,我不想用兴趣班把他的课后时间填满。
我知道可能有些妈妈会问,这个多元智能测试是用什么测试,靠谱吗?误判怎么办?会不会贴标签?这样一些问题不是今天这篇文章的重点,所以你们可以先把问题存着以后再问,我只能先告诉你,在这方面我的选择会很谨慎,因为我本身并不是一个功利的妈妈。
当然,收获还有很多,有空再跟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因为今天的重点是要跟大家讲清楚: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分配时间?
03
如何给孩子挑选兴趣班
刚好前几天在饭团上一位妈妈问我,如何给孩子选择兴趣班。
我是这么回答的:
关于孩子报兴趣班,以下是我的建议,你可以挑选适合你的情况的方法。:
1、父母想让孩子学什么,就给孩子报什么
比如父母觉得女孩子跳舞好,就给孩子报跳舞班,父母觉得男孩子学棋可以变得专注,就给孩子报棋。父母觉得英语很重要,就给孩子报英语启蒙课。
这是以前大部分父母的做法。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很可能孩子根本不喜欢。所以白花钱。
2、广撒网,观察孩子喜欢哪个报哪个
现在慢慢的变多父母会倾向于这样做,这是好事情,至少开始尊重孩子的意愿了。就是市面上只要有兴趣班试听课就带孩子去听,看看孩子是否喜欢。但是试听课一般只有一节,看不出什么,所以经常会出现,孩子说喜欢,报了课,才没上几节,孩子就不想去的情况。比如我们家乐乐之前报幼儿园的跆拳道班就是这样。
所以如果是用这种方法,建议最好能够先买4节课上一下,通过4-8节课就能大概看出孩子是否真的喜欢,以及是否适应这个老师的教学风格。
3、观察孩子的喜好,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去报兴趣班
这个需要父母从小都亲自带孩子,有很多高质量的陪伴,对孩子特别了解,大概知道孩子的兴趣点,性格,天生气质,喜欢怎样的教学风格。
然后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喜欢的教学风格,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去挑选兴趣班和老师。
能这样做的父母已经很好了,但仍然会有一个缺陷就是,孩子当下喜欢的未必是他擅长的(不是他的天赋),孩子学着学着可能因为跟不上有挫败感,就不想学了。如果父母能够接纳这样的结果,就抱着培养孩子兴趣的做法,不一定要学多好,那我觉得也是很ok的。
4、给孩子做专业的天赋基因测评,了解孩子在多元智能方面的天赋,然后针对性地报兴趣班
当然前提是要找到专业可信的机构,否则就耽误孩子一辈子。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从孩子的天赋中找到孩子喜欢的方面去给孩子报兴趣班,那么既是孩子喜欢的,也是孩子擅长的,一定可以坚持下去,并且学得很好。
5、给孩子做专业的天赋基因测评,了解孩子在多元智能方面的天赋,然后仍然广撒网去给孩子尝试,但是最后会收拢到孩子喜欢又擅长的事情上。
在第4种做法的基础上,并不局限于孩子优势的领域,因为孩子认知世界是要去体验的,我们不能因为觉得孩子不擅长某件事情就剥夺他去探索的权利。所以我即使给乐乐做了专业的天赋基因多元智能测评,我仍然会给乐乐尝试其他他天赋不擅长的,比如给他报篮球课,因为他喜欢,但是我能接纳他学得很慢,但是这样的爱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强身健体。
而且我知道,最终他能够学得很好的就是他天赋的几个方面,所以这几个方面我花的时间会多一些,也会更加重视。
如果孩子真的喜欢,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大家可以去支持。没有必要让自己经济压力太大。而且绘画也有便宜的呀,比如我们小区里面一家很好的绘画机构(跟我的教育理念很一致),一个小时才80元,因为乐乐更喜欢自己动手,只是喜欢那里材料丰富,所以我给他买的自由活动卡,没有报课,一节课才50元,报20节课才1000元,很便宜的。
这个需要父母自己花时间去挑选,不要因为出名而选择某一家。比如深圳的杨梅红是公认很好很出名的机构,但是它的课未必是好的(我自己没有带孩子上过,只是听朋友评价),在我看来,7岁前给予孩子过多教的绘画课都是不好的,因为都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但可以给孩子创造尽可能丰富的环境,让孩子的想象力有发挥之地。
04
孩子的空闲时间,怎么分配比较合理
很多孩子上幼儿园之后,空闲时间都被兴趣班塞满;上了一年级之后,空间时间都被培优班或者晚托班塞满。所以每次和妈妈们一起带着孩子疯玩的时候,大家都会感慨,现在的孩子玩的时间都好可怜。
在我看来,是因为,我们以为,增加孩子学习的时间量,孩子就会变得优秀。但是我们忽略了,如果孩子缺乏玩的时间,优秀了却不会幸福。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搜出很多考入世界顶级名校,却因为抑郁跳楼自杀的优秀才子。
所以,孩子每天的空闲时间里面,至少有1小时疯玩的时间,非常很重要,能有2个小时疯玩的时间,我觉得这个孩子以后得抑郁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吧(基因遗传的除外)。因为之前看过一个心理学研究,说现在的孩子之所以抗压能力这么弱,不是因为孩子娇气,而是因为父母剥夺了孩子玩乐的时间。一个有足够疯玩时间的孩子,他的心理抗压能力自然是强的。
所以我在深圳组织快乐妈妈大本营的亲子活动,第一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知识,因为现在互联网时代,妈妈们获取各种知识的渠道太多了,也不是为了让孩子去体验各种职业,因为网上随便一搜,各种角色和职业体验的场馆或者机会也太多了。我的第一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混龄疯玩释放情绪的固定时间。
在把这个时间给孩子们留出来之后,剩下的时间我们至少还得分配半个小时给亲子阅读。这个应该是底限。都说爱好阅读的孩子成绩不会差,我看重的是爱好阅读的孩子心灵不会枯萎。如果妈妈实在太累,至少买个牛听听,给孩子听半个小时故事吧。或者在妈妈有精力的时候,录制好一些故事放在牛听听里面,放给孩子听。
如果还有空闲时间,我们再考虑给到兴趣班。如果是上小学后的孩子,还得先预留出作业时间。选择兴趣班,刚才已经说了,首先不要把孩子的时间塞满,要根据孩子兴趣来,有条件去做天赋测评,根据孩子的天赋来那就更好。
比如我们家,之前因为乐乐很喜欢钢琴,本来打算等他6岁手指发育更成熟一些让他学钢琴,但是做完测评咨询后,咨询师说虽然他的乐感很好,但是因为小肌肉运动不是他的强项,所以有可能出现学了几年后跟不上其他在小肌肉运动方面更有天赋的孩子。所以我就会调整为让他以后去上一点钢琴课体验一下,但不会作为重点目标,更不会花钱给他买台钢琴放家里,就这一项就省下了好几万。
最后,如果还有空闲时间,再考虑分配一点给培优班或者托班,如果妈妈觉得很有必要,并且孩子也喜欢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