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亲子品牌网资讯正文

得不到爸爸妈妈认可的孩子一辈子都活在自卑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0-01-02 03:51:37  阅读:8477+ 作者:责任编辑。陈微竹0371

作者:灯塔(爸妈进化论主笔)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

不被父母肯定的人,都不自信。

文章中提到作者小时候用来讨好父母的唯一方式就是努力学习,可是努力考了那么多100分,努力上了最好的初中高中,却被认为是应该做到的,并不能代表自己的优秀,不值得被肯定和表扬。

然而每次只差了一点点的时候,换来却是理所应当的责备。没什么可以取悦父母,而惹怒他们却轻而易举。无论再怎么拼命努力,得到的也只是打击,出色的一面永远看不到。

作者说,这些不认可,在自己的成长过程里,形成了一个无法填补的深远黑洞,并一直不断地扩大,都要将自己吞噬。

看完这些内容,我只能说“感同身受”,因为自己也有着相同的经历。

不到五岁就开始上学,年纪是班里最小的那一个,可是跟我并没有因此跟不上学习进度,反而考试双百,经常获得班级第一,甚至年级第一,家长会上永远是被老师表扬的好孩子。

在其他家长眼中如此优秀的别人家孩子,在我父母眼里却永远都是一般般。每当亲戚朋友问起:孩子成绩怎么样?回答永远是:就那样,还行吧!如果有人在他们面前夸奖我,你家孩子学习真不错。得到的也是同样的一个回复:好什么啊,就那样吧!

在一边的我听到这些“谦逊”的语言,非常不开心,感觉生活都失去了颜色。我那么努力,连别人都看到我这么优秀,为什么你们就是视而不见呢?

孰不知,在他们的打击下,自卑的种子已在我心里生根发芽,导致我在后来的学习工作中,无论怎么拼命去证明自己,始终感觉自己不够好。

都说一个孩子最大的自信源于父母的赞美和呵护;而没有正真获得父母认可的孩子,一生都会活在父母给予的这种自卑里,一生都在证明自己。

01

得不到父母认可的孩子,会慢慢变得自卑

《超级育儿师》里有一位十一岁的小女孩李诗盈,是家里的大姐姐。经常帮助妈妈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有时还会被妈妈当作佣人一样地使唤。即便如此,她的脸上也一直挂着微笑。

育儿师兰海说:诗盈在用脸上的笑,掩盖心里的苦。

在家里,她从不敢提出任何要求,也不敢像妹妹一样去撒娇,甚至于她想要一个拥抱都得不到,因为妈妈认为她是个大孩子,不需要拥抱了。

她把自己的需求埋藏在心底,默默地听从妈妈的要求做事,只为了得到妈妈的认可,她一直在努力地扮演着“小妈妈”的角色,只有这样妈妈才会看到她。

兰海跟妈妈说,姐姐的忍让和付出家里人都看不到,这个年纪的她在家里只有无条件地服从,唯唯诺诺,非常胆小,甚至于妹妹都可以随意欺负她。一直这样下去,会导致她慢慢变得自卑。以后遇到挑战和困难的时候,会很难突破。

节目里兰海让姐姐大胆说出心里话,她说自己曾经提出过一个要求,妈妈却回复考试95分以上才可以。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表达过自己的需求,每天挂在脸上的微笑,是隐藏的自卑。

其实想想,从小到大,被贴上“听话懂事”标签的我们一直在努力。小时候放学回家就完成作业,考试尽可能考高分,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或者考研考公务员……

这一切,不都和李诗盈一样,只是想让自己被父母看见并认可吗?

然而没有被父母认可的我们,感觉自己是没有能力的,心里都有一个即使功成名就也无法填补的黑洞,这个黑洞带给自己的伤害深远并且无解。

心理学家杰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

从小在言语否定中长大的孩子,会对自我产生深深的怀疑,自我认同感比较低。

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无论什么努力和行为,经常遭到否定的话,长大以后一定会缺乏自信,主见。

02

父母的肯定能让孩子变得自信优秀

从小到大,我一直很羡慕我的表弟。他学习成绩其实并不好,但是舅舅舅妈总是对别人说:孩子学习挺不错的!

表弟想学萨克斯,舅舅就托人从北京买来乐器,一开始吹得很难听,表弟就不想学了,可是舅舅舅妈还是能够陶醉其中并告诉他:吹得挺好听的!

在这样的肯定中长大,表弟的性格就很有自信,他从小就敢于向大家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为大家表演,大学的时候还参加过歌唱比赛的海选,何时看到他,都是很阳光的样子。

反观我,即使成绩很优秀,人见人夸,可在家庭聚会上,我总喜欢躲在角落里,最好大家不要看到我。于是又被扣上一顶“性格孤僻”的大帽子。

如今在看了《正面管教》这本书后,我才明白,原来舅舅舅妈对表弟的教育,恰好是使用了鼓励与表扬工具卡。

因为从小得到的都是鼓励与肯定,表弟的心中没那么多阴霾,他坚信自己做什么事都能够做得很好,所以他一直都在大胆地去做。

其实,孩子要的很简单,就是想得到父母的认可。父母认可鼓励孩子,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这本书里提到,有三类人在童年的时候非常容易出问题,第一种是有器官缺陷的儿童,第二种是受宠的儿童,第三种是被忽视的儿童。

最近频频上热搜,备受瞩目的李嫣,虽然出生就是兔唇,但是大家都能看到她青春洋溢的脸上丝毫看不出怯弱、自卑,有的只是阳光灿烂的笑容,和让人无法忽视的强大自信。

很多有器官缺陷的小朋友,因为怕被笑话,都不敢直面镜头。但是李嫣却能够自信地笑着面对,我们不仅佩服她的勇气,更佩服李亚鹏和王菲对于她的教育。

对于李嫣唇腭裂的问题,王菲很坦然。她认为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家长的心态很重要,家长的心态会决定孩子的成长。王菲说:“我觉得她很美,很漂亮,当我觉得她很美的时候她就很有自信。”

而李亚鹏曾在采访中坦言,只要女儿想去的地方,愿意做的事,他持的态度都是开放的。李嫣在充满肯定与爱的家庭里里茁壮成长,自信的笑容和气场自然都是与生俱来的。

我们身边总会发生父母们开玩笑说孩子长得丑的事,看似无心的一句话,会让原本长相美丽的孩子再也不愿照镜子,不愿照相,甚至于不愿出门见人。

我有个朋友就是如此,这样的自卑感最终影响到了她择偶成家。

03

拒绝不被父母认可的人生

前不久在参加孩子学校面向父母的幼小衔接课程时,心理老师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自己的孩子。

大多数父母不假思索地就说出了好几个孩子的缺点:话多事多,调皮,拖拉,胆小等等,而其中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不够自信。

不够自信,这竟然成为现在孩子们的共同特征了吗?

可是回答问题的父母没有想过,在他们形容孩子的时候,脱口而出的都是一系列的负面词语,在他们眼中的孩子如此糟糕,自己都不认可,又如何能让孩子自信、认可自己?

很多父母做不到对孩子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欣赏,是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也没有被父母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欣赏过。

这样的创伤很可能是从上一辈复制而来的。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的作者meiya提到了传统的中国式父母对孩子的不认可带来的几大伤害:

1、 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认可和喜爱,以为父母不认可自己,不爱自己;

2、 让孩子极度缺乏自信,自卑,感觉自己样样不如别人,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

3、 更糟糕的是,孩子会内化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也总是不认可自己,总是批评、否定自己,这一行为如果严重,孩子极可能就陷入抑郁的泥沼中。

4、 这样的孩子长大,没有自信,没有幸福的能力,也无法为自己创造轻松愉悦的人生。

5、 满身创伤的孩子,会把这样的模式继续复制给下一代,继续让下一代痛苦。

所以这样的自卑感,不仅会带给孩子,还有可能带给孩子的孩子,这影响的,何止一生?

幸运的是,我们这一代的家长,慢慢的开始重视起这样的一个问题了。我们学习正面管教,重视家庭教育,都是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自己的孩子又被复制相同的创伤。

有人说:父母把我们带到这样一个世界就是最大的恩惠,我们改变不了父母,也不要去改变,从现在开始,我们不要去否定自己的孩子就好。

家长的称赞是孩子自信的源泉,愿父母们不要再吝啬自己的夸赞,用自己的心去看到孩子的优秀,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变成一辈子活在自卑里的人。

作者简介:灯塔,富书专栏作者;本文首发爸妈精读;热爱学习,热爱写作,一名重视家庭教育、致力于推广亲子英文阅读,享受与孩子一同进步的妈妈,相信终有一天,能够在亲子文写作领域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图片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