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夏,石奎庆在东方山
12月22日,“燕尔山人”发了一条朋友圈:“难得一见的大片苦槠林,总算找到了。”文字下还配了四张图片。
翻阅“燕尔山人”的朋友圈,都是寥寥数语配上几张植物的图。可是,正是这样的图,却让他收成了许多“粉丝”。
朋友圈截图
山中步行 沿路采摘
“燕尔山人”本名石奎庆,本年56岁,是大冶殷祖人。
十多年来,不管盛暑酷寒,石奎庆每周坚持爬山,黄石的山简直走遍,山上的一草一木他都能如数家珍。在山里,他便是一本“行走的植物百科”,“驴友”们都称他“山人教师”。
石奎庆在山中步行,沿路采摘,可带回十几种的野菜。一次上山,一周都不必买蔬菜。他朋友圈里的苦槠,便是一种能成果的树。苦槠果实淀粉含量很高,在歉岁,这树上的果实便是果腹的宝物。
这些野菜,浊世救荒果腹,盛世尝鲜摄生。
12月2日,石奎庆在他的大众号里发布了一篇《山野的风味——橡子豆腐》,果实就采摘自太子镇父子山脚下,大冶方言称这个果实“liǎ子”。
在冰川年代系列电影里,有只“松鼠”对一颗坚果顽固不化,张狂追逐,即便引发大灾难也绝不松手。令“松鼠”如此入神的果子,在黄石散布广泛。
石奎庆在爬山时常常能看到这种树,他说,在黄石乡村的小山包和咱们目光所及的高山上都有这种树,一般在深秋时老练,到了冬天,老练的橡子就会自己掉在地上。
他从山里带回了一二斤果实,晒干去壳后,用最原始的办法制造橡子淀粉。天然晒干撵细的橡子淀粉,用小火熬煮,倒进容器天然冷却,就能凝结成“豆腐”。
黄坪山采摘的豆腐柴(本地叫观音叶),洗净后捏出粘液汁,用柴火灰点浆,凝结成固体即可做成观音豆腐。
橡子豆腐切块,配上红椒、芹菜清炒,一口咬下去,柔韧弹牙齿,爽滑细腻,是儿时家园的滋味。
文章一经宣布,遭到多人点赞,除了驴友,还有他的搭档也成了大众号的粉丝。
与山为伴 从小识药
提到做菜,还要从石奎庆的专业说起。他是学中药身世,上学时,编造中药的课程给他留下了深入的形象。
“做菜考究刀工,中药编造考究片形。做菜考究火候,中药在火制时也需求把握火候。”他说,大概是编造中药课,激发了他做菜的喜好。
他的成长一向有中药相伴。他的幼年同伴是两个哥哥和村后的大山。
大王山里的诸葛菜(二月兰)
村后的大山叫燕尔山,石奎庆读小学时,为了给家里削减担负,趁便再赚些零花钱,没少往山里跑。
那时候,山里资源丰厚。一年四季,不同的时节,山里会长出不同的山货。他与两个哥哥,一人拿个小锄头,再提上几个小篮子,穿戴小布鞋,就往山里走。跟着哥哥在山里这儿挖一挖,那里刨一刨,就能收成不少中药。
“那时候不像现在条件这么好,没有考究,穿布衣布鞋,有时候踩着拖鞋,就进山了。”石奎庆说,那时候山里最多的便是半夏、黄精、玉竹和沙参。在山里挖满一篮就下山,山下就会有人收买。兄弟三人常往山里走,赚来的钱,不仅能轻松交上膏火,自己还能有点零花钱,成了班里的“有钱人”。
记者问,兄弟三人是怎样知道这些药材时,他想了好久。
“咱们那里的人如同天生就知道中药,没有人故意去教,从小吃着山里的中药野菜长大,潜移默化,识药便是天性。”他说,真要说入门恩师,那必定便是燕尔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燕尔山满山的植物,抚育了酷爱中药的兄弟三人。现在他的大哥开了药店;二哥学了药学,上任于医院;他是黄石市食品药品查验检测中心中药判定专家。
中药“专家” 植物“大伽”
从小与中药为友,学的是中药专业,1983年,石奎庆进入大冶药检所,从事中药查验,在中药材方面几十年堆集,现在成了专家。
2011年,他开通了“燕尔山人”博客,想把燕尔山教给他的常识,共享给更多的人。
父子山脚下的橡子
2012年,他经过博客共享了几张“广东地构叶”的相片,这是他在爬月亮山时发现的。这些植物曾广泛散布于广东区域,它千里迢迢迁徙到了黄石,招引了西南林业大学田斌教授的目光,其时,田教授正在研讨植物迁徙。
“田教授看到我的相片,带着他的研讨生专们来黄石调查这‘广东地构叶’。只招引专家的目光是不行的,我更期望黄石广阔的市民都能够知道和了解咱们黄石身边的一草一木,应用好身边的植物资源。”石奎庆说。
在曩昔,城里的知青下放到乡村,乡村人说他们小麦和韭菜也分不清。到了现在,不仅是城里人不知道身边的植物,就连乡间年轻人也相同,这让他不能承受。
近几年,吃野菜成为一种时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是,网上许多介绍野菜的常识良莠不齐,图片也不明晰,有些介绍野菜的文章只说可食用,却不讲编造办法。
为了让更多黄石人知道身边的植物,2019年4月10日,他开通了微信大众号“山人说野菜”,专门解说野菜和野菜的编造办法。
敬畏天然 酷爱家园
这几年,每逢春暖花开,野菜遍地成长时,石奎庆就会与驴友们聚到一同,吃一次“野菜宴”。
30岁的袁敏文是他的粉丝之一,他小时候在黄冈乡村长大,对植物不是很了解,可是那些野菜他都吃过。“燕尔山人”的文章,勾起他许多儿时的回想。
南岩峰山崖下的南边大叶柴胡(有毒)
“野菜都是我幼年的味觉回忆,橡子豆腐曾经吃过,但不知道是橡子豆腐是怎样做的。”袁敏文说,立刻要春节了,想在年夜饭的餐桌上跟家人露一手,让家人也吃到山里的甘旨。
石奎庆说,只需身边还有人知道这些植物,知道黄石的山里有多少宝贵植物,了解家园的美丽富饶就够了。
“采摘野菜第一要尊重天然,何时什么样的植物能吃,是大天然决议的。第二是敬畏天然,野菜是有野性的,只要适度采摘,用适宜的办法,大天然才会给你甘旨。”石奎庆说,要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善待大天然赐予咱们的全部,万物皆有灵。
现在燕尔山再难看到丰厚的药材资源,石奎庆有些怅惘。
他身上有种“地气”,是魂灵里散宣布的气场,是一种溶于骨肉的恋乡情怀。
提示:并不是一切的野生植物都能吃,还有些野生植物是有毒的,不熟悉的野生植物不要随意采摘和食用。
(东楚晚报记者 张婧/文 图片由受访者供给 修改 高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