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亲子品牌网资讯正文

朱丹谈出产阅历顺到一半胎位不正了这种状况只能顺转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12-22 15:58:16  阅读:1590+ 作者:责任编辑NO。杜一帆0322

原创 | 孕事

摘要:手动旋转胎位可将90%枕骨后位转换为枕骨前位。

顺产的妈妈们,你们的生产产程一切都顺利吗?

这些年看妈妈们投稿到孕事微博的分娩故事,真是觉得有一句话说的很多:没到宝宝出生的那一刻,你永远不清楚自己会遇到什么事!

有些孕期很忐忑对分娩很恐惧的小孕妇,在分娩时竟很给力的超快顺产了,还有些产检一切顺产,各项指标都很正常,到入院待产时,宝宝突然就转成臀位了,还有一些妈妈,顺着顺着突然胎位就不正了.....

生孩子这件事,真是存在太多的反转和不确定。

前些天朱丹就在节目中分享了她的顺产过程,她经历了28小时才生下女儿,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她经历了宫缩乏力,胎位不正,甚至差点顺转剖。

其实在孕期产检中,朱丹的一切都很顺利,产检正常,胎位也很正,医生告诉她耐心等宝宝发动就好。

因为朱丹想在杭州生产,所以足月产检是在杭州做的,在足月的当天,朱丹的所有产检都正常,符合顺产的所有指征。

之后的朱丹就开始了安心待产,她不仅在医院旁边预订好了一个月的酒店,还和不少闺蜜约好了生产前的陪玩计划。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做完足月产检的当天晚上朱丹就破水了,她发现马桶盖上有那么一滴粉,她潜意识里并没有觉得是破水了,毕竟今天刚刚足月,白天产检也都正常。

为了安全起见,朱丹还是拉上助理陪着她一起去了医院,临走前助理还问她要不要拿上待产包,她说不用,还早着呢。

结果一到医院,直接被医生留下了,已经破水了要生了。

宝宝的提前到来打破了朱丹的所有计划,老公和父母都还在外地,待产包也还没带,但宝宝已经准备出生,只能把计划提前。

接下来朱丹的家人都往医院赶,她也开始了她的漫长产程。

因为宫缩特别弱,在前期朱丹只能靠颠瑜伽球来缓解疼痛,可尽管颠了6个小时,宫口还是只开了一指半,这还没达到打无痛的要求,但这时候已经疼得让人想哭。

可时间越长,宫缩的痛越不能忍受,所以一开到两指,朱丹就要求打了无痛,下了催产针。之后好不容易熬到宫口全开,但因为宫缩太弱,那个力量也完全不能把孩子推出来,就这样僵持了很久后,医生提议转剖腹产。

可朱丹还是想顺产,她告诉医生,自己有运动经验,可以配合宫缩用力。而面对朱丹的坚持,医生只能尽全力帮助她,每次宫缩一来,医生就让她配合用力,每一次她都拼尽了全力,可孩子还是出不来。

而导致宝宝一直无法顺利出生的原因是生着生着胎位就不正了,所以宝宝一直无法往下降,为了让宝宝顺利出生,医生只能伸手进去转孩子的头,以调整宝宝的胎位。

手动调整了胎位之后,朱丹配合医生使劲了几个来回,终于生下了六斤三两的小小丹,当再次回想起分娩这一幕时,朱丹感慨“幸好有无痛,不然多疼”。

想说顺着顺着就胎位不正的娃真是太调皮了,关键是调皮的宝宝还不少。

前两天和妈妈们征集了这个话题,不少妈妈都有过这种经历,顺着顺着宝宝胎位就变成横位了。

而说到手转胎位的感觉,真是常人不能忍的超级疼,医生要配合宫缩伸手进去转胎位,想想都是痛啊。

我们都知道,在整个怀孕期间,宝宝会在子宫里翻转跳跃,会变换很多不同的姿势,宝宝的这种活动会持续到宝宝出生前。

在怀孕的最后几周,大多数婴儿会进入前位,这是阴道分娩的最佳体位——枕骨前位。

(枕骨前位)

如果宝宝在分娩前和分娩期间都处于枕骨前位,那分娩就会很顺利的进行,如果宝宝偏离了最佳的分娩体位,就会给分娩增加难度甚至是剖腹产。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胎位不正,胎位不正可以发生在分娩前,也可以出现在分娩中。

朱丹遇到的就是分娩中的胎位不正,产检和分娩前一切都正常,可到了分娩推动时,胎位就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这样一个时间段如果产妇和宝宝的健康指征一切正常,医生会考虑手动转胎位。

在第二产程开始后进行手转胎位会更容易成功,手转胎位可以将90%的枕骨后位(OP)转换为枕骨前位(OA)。

(枕骨后位)

枕骨前位是适合顺产的最佳体位,在经产妇和年轻产妇中,手转胎位更容易成功。

如果宝宝顺着顺着就胎位不正了,这样一个时间段手转胎位能加快产程。

在手转胎位前要先把膀胱情况,有两种旋转胎儿的方法:

1、手向上插入阴道。将食指和中指指尖置于人字形缝的前段,靠近后囟,进行指旋转。

手指用来弯曲并轻微移动顶点,通过医生的手和前臂的旋转将胎儿头部旋转到OA位置。拇指也可以在顶骨的前面轻轻向下压来帮助旋转。胎儿头部应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以防止向后旋转。

2、医生的四个手指放在后顶骨后面,手掌向上,拇指放在前顶骨上。

用指尖和拇指抓住头部。在收缩过程中,鼓励产妇用力推压,医生尝试向前弯曲和旋转胎儿头部。偶尔轻微的向上压力可能有助于稍微移动头部并促进旋转。

对于这两种方法,枕骨都是顺时针旋转(使用左手)或逆时针旋转(使用右手)。而女性则平卧以降低胎儿恢复为OP位置的风险。

医生会根据宝宝的胎头位置来选择操作的方法,正常的情况下,手转胎位需要配合2-3次宫缩才能完成。

分娩中出现的胎位不正,持续性枕后位(OP)是最常见的胎儿胎位不正。

据统计,在分娩前枕后位的出现率为15%至32%,分娩时转为枕后位的出现率为5%至8%。

还有另一种在分娩时出现的胎位不正是枕横位(OT),枕横位在分娩前的出现率为19% - 37%,在分娩时为3% - 16%。

枕后位和枕横位与较长的分娩,较痛苦的分娩,需要硬膜外止痛,较高的阴道撕裂(有时包括肛门和直肠),分娩后出血和分娩后子宫感染有关。

在这两种胎位下,医生会根据妈妈和宝宝的健康指征来执行手转胎位,如果成功,分娩能顺利进行。

如果手转胎位不成功,那可能需要用到产钳,真空吸盘或顺转剖。

手转胎位也存在一些风险:

对于妈妈:主要风险是阴道和宫颈撕裂,但是,手动旋转可减少产后出血和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手动旋转成功也可缩短住院时间。

对于新生宝宝:异常胎心率,Apgar评分

如果操作不正确,特别是当用推力进行手动旋转或压下头部时,存在脐带脱出的风险。这种风险很低,每368次手动旋转仅一次脐带脱垂。

并不是所有分娩中的胎位不正都能够最终靠手转胎位来成功顺产的,如果有以下情况,很可能需要紧急顺转剖:

1、胎儿窘迫

胎儿窘迫是一种罕见的劳动并发症。它通常发生在胎儿没有接受足够的氧气时。

胎儿窘迫可能发生在:

怀孕持续时间过长(过早成熟)。

出现妊娠或分娩的其他并发症(例如困难或快速的分娩)。

通常,医生根据胎儿的心率异常模式识别胎儿窘迫。在整个分娩过程中,监测胎儿的心率。通常通过电子胎心监测持续监测。

过于强烈和/或太紧密的收缩可能会引起胎儿窘迫。如果是催产素用于刺激宫缩,则立即停止。假如没有使用药物来刺激宫缩,那么可以给女性服用可以减缓分娩的药物来停止或减缓宫缩。

如果这些纠正胎儿心率或控制收缩的措施无效,那就需要产钳干预或者是紧急顺转剖。

2、CPD不成比例

CPD是指准妈妈的骨盆太小宝宝无法通过阴道出生,或者如果婴儿的头部太大而无法生育。

无论哪一种情况,婴儿都不能安全地通过阴道,这样的一种情况需要转剖腹,因为无论胎位转成什么样,宝宝都无法顺利通过产道。

3、突然的意外情况

脐带或者胎盘问题,先兆子痫,突然的臀位变化,或者分娩无进展,这些情况通常都需要紧急剖腹产。

比如说脐带绕颈的宝宝一宫缩就胎心下降,胎盘早剥时,紧急剖腹产也是必要的。

还有一些妈妈,顺着顺着宝宝胎位就不正了,手动转胎位失败,或者说宝宝头位太高,就是下不来,如果破水时间太长,那继续等待就是危险的,这些情况需要顺转剖。

最后我们再说一说分娩前的胎位不正,以及这些胎位最适合的分娩方式。

对顺产的妈妈来说,最好的胎位就是枕骨前位(OA)。

这是最常见和最有利的出生姿势。婴儿的头向下靠近母亲的阴道,脸朝向母亲的后方。它的头也弯了下来,下巴靠在胸部,双脚交叉。

而胎位不正则包含了很多种:

1、枕骨后位(OP)

婴儿的头靠近母亲的阴道,但脸是朝向母亲的前面。

在出生前几周,有10-15%的胎儿处于这种状态,但大多数胎儿在出生前不久就会旋转身体,而且只有5-6%的胎儿在这种姿势下出生。这个位置可能会给分娩增加难度和延长产程。

2、枕横位(OT)

婴儿的头靠近母亲的阴道,脸朝向母亲身体的一侧。这是一个不寻常的位置。必要时,医生可能会用钳子或产前来辅助分娩。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会做剖腹产手术。

这个胎位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婴儿是在正常的枕骨前位,但婴儿的脸是先进入产道,而不是顶部的头部。这是由于下巴凸出而不是靠在婴儿的胸部上。这些位置通常只有在分娩开始后才会被发现。每800-900个新生宝宝中会出现一个。

在分娩开始时做阴道检查就会发现这一点,因为你的助产士医生可以用手指触摸脸部的特征。这个位置的婴儿可以正常分娩,但可能会有困难,需要剖腹产。婴儿出生时面部先露有时会造成面部的瘀伤,但通常在出生后不久这些瘀伤就会消失。

婴儿的额头先进入产道,这有时会造成更加困难的分娩,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剖腹产。每750-1700个新生宝宝中会出现一个。

3、臀位

大约有3-4%的婴儿处于臀位。宝宝的臀部靠近母亲阴道的地方,而婴儿的头是朝上的。这种位置通常都会选择剖腹产,臀位有几种变化:

双腿向上伸直,双脚靠近婴儿的脸。

双腿弯曲膝盖并交叉。

脚(不完整)臀位,婴儿的一只或两只脚朝下,脚将第一个从产道中出来。

4、横位

在这种姿势下,婴儿侧躺着,其肩膀靠在母亲的骨盆上。

如上所述,大多数胎儿在妊娠的某个阶段会躺在子宫的侧面。保持这一姿势直到出生的胎儿是罕见的,每200-400个新生儿中只有一个。

在分娩时处于横向位置的婴儿不能通过阴道分娩出生,必须进行剖腹产。

5、脐带先露和脐带脱垂

这两种情况比较罕见,但这两种情况都很危险,因为脐带是婴儿的生命线。如果脐带在压力下并在分娩期间被堵塞(通常是婴儿的头部通过产道),婴儿可能会有危险。

脐带先露和脐带脱垂的区别在于羊水何时破裂(胎膜破裂)的关系。脐部先露是指脐带在水破裂前进入产道,这样医生就有时间计划分娩了,脐带脱垂是在水破后,它被认为是一个紧急情况,大多数的脐带脱垂都需要紧急的剖腹产。

而对于分娩前的胎位不正,要矫正胎位主要是针对臀位和横卧位的情况。

大约有3%的宝宝在出生的时候,还是保持臀位。臀位出生的宝宝在顺产的时候,遭遇髋关节发育不良、大脑缺氧的风险更高,因此很多医生会建议剖腹产。

但其实,在30-37周,你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胎位矫正,引导宝宝到正确的位置。

如果宝宝处于臀位或横卧位,可以用定位锻炼来帮助宝宝调整到头位,促进分娩。下面推荐几种方法,但不是适用于所有人,所以最好征得医生同意后再进行。

“胎位锻炼法”由Juliet Desa Souza博士发明,在2~3周内,约有89%的臀位胎儿转位成功。保持这种姿势10分钟,每天2次。因为骨盆比腹部高,可以让胎儿的头部飘浮起来,刺激胎儿转动,使胎儿头部向上运动进入骨盆。

方法一、臀位倾斜法

仰面曲膝躺下,在臀下放4个枕头或垫子,让骨盆高于腹部。

臀位倾斜是转动臀位婴儿最常用的练习。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宝宝蜷缩起来(称为屈曲),这是翻转的第一步。

要执行臀位倾斜,您需要将臀部提升到头部上方23~30厘米之间。

有几种方法能做到这一点: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躺在地上,用枕头支撑你的臀部。

你也可以用一块宽阔的木板(比如熨衣板),放到床上或沙发上,并垫上防滑瑜伽或地垫。

躺在板上,让你的头在底座(有枕头支撑),脚在凸起的一端。可以轻松做到臀比头高。

当然,为了安全,你需要有人在旁边候命,万一你觉得不舒服,他(她)可以帮你快速回正。

以上锻炼每天做3次,每次10~15分钟,注意选在空腹和宝宝醒着的时候。在进行锻炼时尽量放松并深呼吸,避免拉紧腹部肌肉。

方法二:胸膝卧位锻炼法

膝着地,臀部尽可能地抬高,同时脸贴在弯曲的手臂上。

这项练习使用重力,来鼓励宝宝翻滚到正确的分娩位置。

你可以在地板或床上跪下,将前臂放在地上。把你的屁股贴在空中,然后收紧下巴。这样做才能够让子宫的下半部分扩大,为宝宝的头部留出空间。

保持这个姿势5到15分钟,一天两次。尝试空腹做,否则你可能会感到轻微的病。

如果感受到宝宝的位置,就有可能帮助你完成转动过程。靠在一个肘部上时,用另一只手向婴儿后端施加轻微的向上压力,该后端位于耻骨上方。

要提醒妈妈们的是:用这个办法锻炼前,先和医生确认。因为羊水少的孕妈,或者已经出现了脐带绕颈情况的,都不推荐做这个动作。

在37周之后,宝宝的胎位想要矫正就会变得十分困难,这时候就可能需要建议家长采用剖腹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