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亲子品牌网资讯正文

【行研实习怎样找】非清北复交两年4家券商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干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12-21 19:18:44  阅读:3045+ 来源:自媒体 作者:小助手说求职

原标题:【行研实习怎么找】非清北复交,两年4家券商实习,我学到了无数干货

关注微信公众号:【索沃内推】。查看券商、投行部(IBD)、研究所(行研)、证券、基金、VC、PE、四大、MBB咨询最新可内推实习岗位List。

【索沃内推】:提供留学申请、工作求职、背景提升一站式解决方案,指导过近千名学生成功求职,以内推形式帮助百名学生进入投行、券商、咨询、四大、快消等。

这是一篇很长的帖子,介绍在券商的两年实习经验和所得。请耐心看完。

作者本科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一个工科+金融复合背景的学生。你可能好奇我为什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金融,是的,当年考复旦金融没考上,调剂了山大和哈工,最后选择去了哈工。

我可以另开一篇帖子,谈谈考研和择校的故事,这篇我们好好聊聊我在长达两年的实习里做了什么。

我先后实习过四家券商的研究所:顶级券商H、知名券商X、上升期券商Y、小而美的券商B。在H我看的是基础化工行业,后面三家分别看了电子和计算机,现在主攻计算机行业分析研究。

我的实习都是非常踏实的,每一位老板都非常认可我,长达两年的连续实习里,前两家是积攒经验,后两家是找工作。抱着找工作的心态实习,你会学到非常多的东西,你会成为一个非常牛逼的非正式分析师。

实习的选择与面试经验

第一次找实习,我也是非常忐忑的。对于本地同学而言,去现场面试就可以了,正装还是比较好的,尤其是投行,必须要正装。大券商的研究所面试,最好也正装,稍小券商的研究所可以不穿正装面试,小券商的老板们工作所承受的压力不大,不太看重这些。

对于外地同学而言,为了一个实习面试,去一趟北上深,是很不划算的。而且,老板们是招一个帮忙干活的,只要视频里或者电话里你表现得不错,完全ok,他就是招一个帮忙干活的实习生而已,你不必去现场。你要有钱非要飞去北上深,我也不反对。对于和我一样穷苦的同学们而言,申请电话和视频就OK啦。

如何找实习呢?当然是通过实习公众号,现在有小程序了,两年前还没有。

如何找对自己最合适的实习呢?不愿意接受长期出差的,选择券商研究所、银行金融市场部等等是最好的,喜欢出去闯荡的,券商投行是你的最佳选择,券商投行的实习生也是要出差的。而且,近年来,研究所是一个供远大于求的领域,所以最后留用的时候竞争非常的激烈,某大所今年招了24个暑期正式的实习生,最后答辩就留了3个。而投行是一个供需比较平稳的领域,我室友在中泰证券投行部实习了一年,在暑期考核的时候,16个投行暑期实习生全都留用了。

为什么,因为投行业务波动比较大,老员工走的比较多,所以要补充新鲜血液。而研究所波动不大,员工往往在各个研究所之间跳槽,所以坑位都被老员工占满了。另一方面,投行是创收部门,研究所只是从基金拿派点分佣金,所以一般的研究所创收能力远小于投行,这也造成了它们在校招的时候,公司内部话语权没有投行大,因而分到的校招名额不多。

在面试的时候,要准备些什么呢?以研究所为例,如果是电子行业的话,研究员往往会询问你对电子行业的看法,比如:你怎么看华为手机?你觉得华为手机比苹果的优势在哪?如果你是个手机迷的话,你能不能介绍介绍你了解的手机组成?噢噢,你了解存储器是吧,能不能谈谈你对存储器的种类、厂家的了解?

再比如,如果你对华为手机不了解,也不必害怕,你可以谈你对产业的认识,或者对公司研究的认识。比如:“你觉得研究一家公司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答案就是,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什么,公司的营收规模如何,公司的增长率怎样,公司各项业务的占营业收入多少呀,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公司的主要客户,行业的发展前途等等。研究员并没有要你说某个公司的具体数据,只是让你谈你会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研究,所以不难的,放轻松,按照你的思路作答。

选择大券商还是小券商实习?从难度上来说,如果不是清北复交,选择大券商实习,选择小券商留用比较好。即使是清北复交,头部券商留用的名额也不多,某司今年24个暑期实习生就留3个。但把大券商作为长久实习的经验还是很不错的。大券商规格严格,资源丰富,人脉广泛,能够学到的东西很多。在大券商,如果领导和你关系不错,在将来秋招的时候,领导可能会把你保荐到一家优质的公司,这就是大券商人脉和资源的优势。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在国泰实习,后来去了小券商留用,在入职前一个月被国泰的老领导推荐到中金留用了,非常的幸运。

当然,大券商也是比较累的,有时候夜里12点还有一些活要立即做。小券商在这方面比较清闲,因为业务不是很多,所以朝九晚五,作息比较规律的。

那么在研究所实习,选择看什么行业比较好呢?最好是你所学的行业,比如化工专业的看化工,医药专业的看医药,这样上手很快,入职后也能形成自己的研究壁垒。如果你会python,做策略或者金工是个不错的方向。

如果从热门冷门的角度挑行业的话,TMT永远是最热门的领域,选择TMT行业总没错。TMT是指通信、媒体、科技三个领域,科技又分为电子和计算机,所以一共四个行业。因为TMT是所有机构都会配置研究员的领域,小卖方和小买方可能不会配置化工、纺服,但一定会配置TMT。今年食品饮料大火了一把,很多券商加大了在这个行业的研究布局,也可优先考虑。

实习要做些什么、学些什么

第一份实习,首先我们要学习Wind的使用,或者东方财富Choice的使用,或者大型券商偶尔要你使用Bloomberg。第一次上手肯定不知道怎么办,领导让你查个数据,你要查不出来就会比较着急。

怎么办,不用慌。首先请教老实习生是比较快捷的,和实习生伙伴们处上比较好的关系,他们就会教你如何操作软件的使用,用上两次你就会了。

其次,可以询问客服。公司买这些软件都是花了钱的,客服都会非常客气的指导你如何使用,即使你是实习生,你也是他们的客户,所以不必担心。Wind的客服在界面右上角,点击一下在里面输入即可,你们可以在界面沟通,或者你把手机号给他,他会打给你。Bloomberg的客服也很nice,记得你要用中文输入,英文输个hello他会派一个英文客服回复你。

再不会,或者遇到数据找不到的问题,就问老板。小券商的老板因为不忙,都很客气,会耐心教你,大券商的老板一般也会耐心指导,除了极个别人品一般的领导。

第一份实习,可能还要涉及搜索一些素材。这里简单提供查找素材的方法:微信电脑端直接搜微信文章是比较方便的,或者可以打开搜狗搜索,然后切换到微信搜索方式,里面可以搜到更多微信文章,这个只有搜狗可以,百度不可以。

可以用谷歌的话,谷歌也不错,用不了谷歌怎么办?用Bing搜索,国际版可以搜国际消息。想查个图片怎么查?比如想查存储器市场空间的图片,用Bing国际版搜图,输入:flash market size等等关键词即可。

这些基础工作做好了,领导就会安排给你更高级的任务了。

比如,整理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分析,这些都是最简单的。更高级的,让你做个财务模型出来。如何做财务模型呢,有两款主流的财务估值模型,天软估值系统和携宁估值系统,两套系统各有千秋,差别不大。掌握好估值模型的使用,才是真正做好了基础研究工作,估值模型搞懂了,远比写研究报告重要。

等到了中期阶段,你就会在老板拟定的框架下撰写研究报告或者独立拟框架写报告了。研究报告从内容上可大致分为行业研究报告和个股研究报告,从长度上可大致分为小报告和大报告,小报告一般就是年报、半年报、季度报点评,大报告就是个股的深度报告。

深度报告如何撰写呢,目标是第一位的,框架是第二位的,内容是第三位的。写一篇深度报告,首先要明白你要阐述什么目标,这家公司最近的亮点、爆发点是什么,我为何需要推荐这只股票。其次,要明白为了阐述清楚目标,我该采用什么逻辑去实现我的报告,也就是我的行文框架。我是从公司的基本面入手,还是从公司最近的新事件入手?我在全篇里要突出什么,要略写什么,要怎么证明我的各个观点?接下来就是第三步,怎么证明你的观点呢,就是要搜集素材,也就是写作内容部分了。这就回到了刚才所说的,如何搜集素材。最后,把财务模型的数据整理出来,粘贴到Word版本的文章里。

更高级的,你还会接触路演报告的撰写。就是首席给基金路演使用的PPT。

以我最近写的万达信息为例,阐明卖方推票逻辑。为何需要推荐万达信息?因为大股东中国人寿持续增持万达信息。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寿要持续增持万达信息,它的目的是财务投资,还是战略投资?通过查询公告发现,万达信息原本的实际控制人史一兵有意直接出让5%的股权给中国人寿,使之成为最大股东,后因史一兵债务问题触及了第三方质押协议而作罢,所以可以断定,中国人寿增持万达信息是出于战略投资目的。那么引申出又一个问题,为何需要战略投资万达信息,而不是其他同业务的公司?因为万达信息股价持续下跌,股价便宜?还是因为万达信息业务广泛,基础很好,和中国人寿能有业务协同作用?另一方面,我们正真看到万达信息的公司高管频繁辞职,是不是和史一兵决定转让股权引发了公司内部分歧有关?这些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点,搞清这些,有机会再配合一些实地调研,你就完成了一篇非常深度的报告。这篇报告是我一个多月前写的,而且是首席路演使用的内部报告,不外发的,价值百科很高,能够正常的看到万达信息的股价也是蹭蹭蹭的往上涨,所以这就非常的成功了。

实习的高级阶段,是形成自己的体系和方法论

实习如果只是一直帮忙干活,有啥意思?你仅仅是一个打杂的而已,我们要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探索提升自己的有效路径。

第一个方法,拼命读书。我在两年的实习期里,第一年也是摸不到研究的思路,想不清、道不明如何才是有效的投资。在第二年的时间里,我就掌握了门道,就是在实习下班后和周末拼命读书,我在第二年里读了三十多本书,是些什么书呢?涵盖微观、中观、宏观三个方面,覆盖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三个体系。我认为只有至少建构好自己的三个思维体系,才能开始做好投资,否则没有自己的判断力,你不是在人云亦云吗?

我所读的书,微观层面的包括财务报表分析类书籍、金融投资者行为分析、投资者心理分析、知名企业成长路径等,中观层面包括行业发展史、国家经济指导类书籍、世界经济问题的分析等,宏观层面包括外交政策、国际政治学类、社会学框架、科技对经济的影响等等。具体是什么书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要构建自己的思维框架,实习是个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你要提升的是自己的认知维度。这也是本公众号的名称“三个维度谈交易”的由来原因。

第二个方法,和老板交流。我之前一个老板,Y证券计算机组的一个老师,是个非常棒的老板。1米95的巨人身高,为人却非常平易近人。老板十分厚道,十分耐心,愿意分享自己的一切知识。他最牛逼的一点在于,他是一个极致的价值百科投资者。现在市场上的假价值百科投资者很多,很多首席都是见风使舵、羊群效应的首席,你推什么票我推什么票,我不去挖掘这个公司的具体问题,我通过和私募等机构搞勾兑,私募要买什么票、基金要买什么票,我在其中当一个贩卖信息的商业间谍,这是这个业界的常态。你要问很多首席细分的东西,他其实啥都不会,你问他公司今年打算招多少人?公司在部门架构上有什么变动的安排?每个部门的领导是谁,制定计划的是谁?该公司最核心的产出部门,今年的营销计划有变吗?这样一些问题,都是非常细致、非常核心的问题,但这些搞勾兑的首席往往不能给出答案。

真正的价值百科投资者,是怎样的首席呢?Y证券的这个老板,他一年时间深挖了两只股票:宝信软件和科大讯飞。一年前他还是个不知名的计算机首席,现在他已经是大型基金青睐的座上宾,派点能打到计算机行业前三。他能够跟踪到这两只股票的每个细节,掌握公司的一举一动,甚至能了解公司制定政策者是哪些人,他们的行事逻辑是怎样的,当今A股,有几个价值百科投资者能挖掘成这样?不出百人。而整个证券业的分析师就有几千人。

你跟着这样的首席,他会告诉你他的逻辑、他的想法,会和你讨论,问你觉得合不合适。有些领导仅仅是让你刷报告,对你呼来唤去的,你就要好好考虑了,跟着这样的领导,是否合适?

如何留用及留用答辩的准备

这部分是很多人关心的,那我好好谈一谈。

开头提到投行留用是远比研究所简单的,虽然也有难度,但概率上比研究所大的多。投行留用只要你跟着老板做项目就行了,要注意老板在投行里话语权大不大?领导器不器重他?他手里的资源丰富不丰富?

研究所留用更要讲究方法了,大所是非常看学校的,清北复交确实优先。小所没那个苛刻的条件,211即可,有时还有普通一本留用的。而且从基本工资上看,小所的待遇也不见得差很多,北上深的底薪都是八九千的样子,再加点补助和年终奖。

研究所留用要看什么呢?

一看研究所的风格,研究所有没有大的派点压力?如果一个研究所今年的压力很大,那它倾向于从其他所挖人过来,因为挖来的首席都自带资源,就能很好的完成今年的业绩。那么,如果你是该所挖来的新分析师的实习生,你留用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如果一个研究所今年没什么压力,最近几年都很平稳,研究所所长在高管面前也很受器重,那该研究所今年的招人名额变化就不会大。

如果一个研究所所长都换成挖来的新人了,那你要小心了,要看新所长和员工的关系是怎样的,假如没有业绩压力,新所长能够和老员工平安无事的相处。如果新所长自己背着要把研究所做大的指标,那新所长会培养自己的新人,你得听新所长的话,学会选边站队,懂不。

二看你组内的情况。不同行业配置的人数不一样,电子行业规模很大,5-7个分析师都是正常的,当然也要看是大所还是小所。有的行业比如社服、教育、油服,股票不多,一两个分析师足够了。你就要看看你组内有多少人,是否还有名额。如果再遇到直接空降过来的关系户,劝你赶紧走吧,没你啥事了。关系户问题是金融行业经常遇见的,一定要思考,你该怎么办。

三要和所长、研究总监等领导搞好关系。工作能力当然重要,人情味也很重要,见面打个招呼,不难吧,聊聊实习中的工作心得,不难吧,帮领导推个门、准备个材料,都是你留下好印象的机会。我说的不是刻意的讨好领导,是个为人处世的方法,领导也喜欢对他客客气气的员工。

到了答辩的环节,一定要充分准备。事先准备好PPT,要把PPT交给首席让他事先帮你改改,演讲稿要在心里默记好,要事先对着镜子演练几遍。事先准备好专家可能提问的问题,并做好回答,这些都可以让首席帮你想。

答辩的时候,正装是必须的,女生一定一定要化妆,这个行业还是非常看脸的。答辩就是一场路演,你面对的评委会站在买方的角度思考你的问题,所以,提前准备,控制好时间,一般15-30分钟,超时会扣分的。

如果通过了答辩,还要好好准备和HR、所长甚至高管的面试。只要过了答辩,高管环节都不难。面试的时候客客气气,规规矩矩,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主要谈你对研究的理解,你对推票的理解。在这个环节,是展示你实习积累的环节,也是展示你认知维度的环节,我之前为什么强调要多读书?因为高管们平时上班都是在读书的!你只有多读书,人家才能觉得你的见解确实和普通人不同,才觉得和你是同道中人。当领导觉得你小子颇有才华的时候,你就毫无悬念留下来了。

其他的心得体会

券商只是一份工作而已,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高大上,抱着平常心态,踏踏实实干活是最重要的。勤奋确实是这个行业的生存之道,悟性是成功的关键,多读书,多实践。

在券商工作的最终目的,大多数都是以此为跳板走向买方,成为买方的研究员,再升任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这条路很漫长,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资源积累。平时下载点同花顺、雪球之类的软件,多读书,多看微信文章(比如金融小伙伴公众号),保持与市场相同的脉搏,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你的学历只是决定别人第一眼能不能看上你。这个表象的世界,确实会埋没太多人才。你要做的,只是默默耕耘自己的实力。当一家机构给你实习机会的时候,就开始好好磨练吧,实习可以弥补学历的差距。加油吧,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

关注微信公众号:【索沃内推】。查看券商、投行部(IBD)、研究所(行研)、证券、基金、VC、PE、四大、MBB咨询最新可内推实习岗位List。

【索沃内推】:提供留学申请、工作求职、背景提升一站式解决方案,指导过近千名学生成功求职,以内推形式帮助百名学生进入投行、券商、咨询、四大、快消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