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亲子品牌网资讯正文

美媒带美国孩子在我国下馆子真不容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12-21 14:37:31  阅读:1263+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责任编辑。陈微竹0371

原标题:美媒:带美国孩子在我国下馆子,不容易

美国《密尔沃基岗兵报》文章,原题:带着两个“纯”美国孩子在我国下馆子不容易 我正与家人——老公、母亲、8岁的儿子、6岁的女儿和刚从我国领养的2岁女儿——乘机回来美国。这是咱们夫妻第2次我国之行。2017年咱们初次赴华,是为领养5岁的儿子。这次咱们带着两个亲生子女,期望他们亲眼看看(领养的)弟弟妹妹来自哪里。

为期两周的广州之行,最令我振奋的一部分是美食。虽然通过美食来体会新女儿的文明很重要,但这并非易事,语言障碍就像一面墙堵在面前。在我国饭店里,菜单上通常会显现(菜品)相片。但图片不会告知你这道生疏的菜里有些什么,且大多数饭店没有说英语的服务员。这种情况下,即使像我这样甘心冒险的门客,也会身心俱疲。

导游几回帮咱们在粤菜馆点菜,并检查咱们对初次触摸的食物的承受度(“你吃鸡爪吗?”咱们吃过,但一次就够了)。她还解密为何上菜前餐桌上会放空塑料碗。本来门客用榜首杯茶清洗碟碗筷勺,将用过的茶倒入塑料碗中。其实这些餐具无需清洗,但传统在持续。

咱们的美国孩子有时诉苦被逼外出就餐。但现在8岁的大儿子最喜欢的一种美食,便是咱们在某大排档指着相片“盲点”的云吞面,他本来坚持不愿意在那里吃东西。

此次我国之行的最终一晚,我和母亲、大女儿一同享用了一顿“女孩宴”。咱们通过一家又一家饭店,企图找到一家可在谷歌翻译协助(或不必协助)下点餐的饭店,最终选中一家标牌上有英语“蒸肠粉”的饭店。咱们指着相片点菜,但女店主不让咱们再多点。没料到先上来的是一碗粥,里边点缀着零散的海鲜碎片,咱们只能苦笑。蒸肠粉上来了。我和母亲很快吃个精光,但幸亏没点更多。咱们走进近邻的饺子店,享用了此行中最好吃的饺子,只遇到一丁点交流问题。可以说,这是三名女人的完美小冒险。

面临(孩子们)屡次央求吃麦当劳,咱们屈服过一次。当你在我国这样的国度旅行时,即使在麦当劳吃饭,也成为一种文明体会。(作者是普利策奖得主、记者艾莉森·舍伍德,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