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学位超10000个!下一年,深圳将新开办这些公办高中
依据深圳市教育局公开信,至2022年深圳将添加6万个普高学位。
2020年深圳拟新开办的公办普高
深圳市艺术高中
深圳市艺术高中是深圳市教育局批复建立的榜首所具有明显艺术特征的公办全寄宿制一般高中。将于2020年秋季办学招生,办学规划为24个班,供给学位1200个。
校园地址:深圳市艺术高中地处龙华区龙华大街民清路与东环一路接壤处(原龙华高级中校园址)
校园面积:占地26533.91平方米,修建面积55241.24平方米
基础设备:设有教育楼、文体楼、图书馆、运动场及学生公寓等,是一所园林式校园。
培育与教育:★ 校园的办学方针是建造一流科学文明素质和一流艺术素质的“双一流”高中,发明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并在无处不在的艺术气氛中,为国家培育具有一流科学文明素质和一流艺术素质的创新式人才;
★ 校园将实施小班化教育,致力于人工智能辅佐下的个性化精准教育;
★一起实施集团化办学,为培育“双一流”人才供给全面保证。
拜仁深圳足球校园·深圳科学高中分校
拜仁深圳足球校园·深圳科学高中分校坐落龙岗中心城与国际低碳城联接处,总占地面积175400m²。该校拟于2020年9月1日开学,初中、高中各招生540人。开学地址坐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满意路与龙飞大路交汇处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过渡校区。据了解,该校并非是一所专门培育足球运动员的校园,仅仅一所一般的公办彻底中学,但会强化足球特征。
校园选址:龙岗大街重生社区,紧邻龙岗大路南侧,处于国际低碳片区规划内面积:总占地面积175400m²。
办学规划:未来将供给72个班级共3600个学位招生组织:初中招生面向深圳市,高中招生面向全国。为保证学生培育的系统性,只接收初一和高一学生,不接受其他年级学生转学进来。
校园硬件:未来将建成5块11人制足球场,7块7人制足球场、4块5人制室内足球场、体能训练馆、技战术研讨室、养分康复中心、球迷沙龙、拜仁博物馆等,并将建成一块具有高科技功用的训练场。
办学方针:据介绍,拜仁(深圳)足校在整合深圳龙岗大体育大健康工业带的一起,将注入德国足球文明,终究构成最具特征的足球青训全球名校,并完成扩展深圳甚至全国足球人口、进步竞技水平、培育足球人才和相关工业服务人才的办学方针。
办学形式:拜仁(深圳)足校是拜仁在全球开办的榜首所全日制足球校园,其无鸿沟办学形式,经过遍及中小校园园足球完成校企交融、体教结合,经过高中部双轨制及职教结合方法等处理产学相融和多元化出口问题。一起,它将与深圳市最优质的品牌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引入原汁原味的国际尖端的拜仁慕尼黑青训系统,力求打造中国足球青训旗舰系统,引领中国足球加快展开。
办学思路:将经过半军事化的办理,培育具有过硬文明效果与杰出足球素质的优异学子,在保证学业展开的一起,强化足球特征。还将经过与拜仁沙龙协作,培育少量有足球天分的学生往专业运动员方向展开。
南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深圳市第十二高级中学在宝安区福海大街(原来是福永大街,宝安行政区划调整后归于福海大街),总投资3.64亿元,由南边科技大学办学。
招生办学时刻:校园将于2020年秋季学期正式开学。
招生规划:高中校园,面向全市规划招生
校园地址:宝安区福海大街塘尾社区宝安大路与荔园路接壤、深航美好小区东南侧大致方位黑喵现已圈出来了,供参阅。
面积:5.3万平米,修建面积7.6万平米办学规划:48个班,2400个学位
深圳中学泥岗校区
深圳中学一向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对症下药的“四大系统”、充沛的发挥学生自主性的“走课制”、丰厚并且专业的社团活动等都是多年教育改革的名贵效果。深圳中学(泥岗校区)承载着“代表深圳,对话国际一流高中”之重担。泥岗校区建成后,深中将构成“双高中”格式,招生规划将在现在的基础上扩展一倍,2020年正式招生、开学。
校园地址:深圳市罗湖区坭岗西路1068号(原深圳信息工作技术学院原址)
校园性质:公办全日制寄宿高中
校园面积:总用地面积为102643.11平方米,总修建面积170117.1平方米
硬件设备:建造内容包括资源中心及学院楼,STEAM活动中心,宿舍及食堂,文体楼,游泳池及辅佐用房,风雨连廊,室外体育设备工程,室外配套工程等。
校园宿舍:共四栋学生宿舍楼,均为10层以上的高层修建,总修建面积约38000㎡,最多可供给3750个床位。招生时刻:方案2020年招生,2020年9月正式开学。办学规划:办学规划75个班,3750个学位
此外:
观澜中学扩建项目正在征地拆迁;
第十三高级中学已移送市修建工务署展开方案设计;
第十四、十五高级中学已开始确认选址;
第十六、十七、十八高中也在推进中;
还有4个深圳高中城在推进,坐落深汕的高中城选址已确认;
▼
免责声明:本文悉数或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意图在于信息传递,内容仅供参阅,如有触及侵略版权及其它问题,请联络咱们,谢谢。
责任编辑: